中国书画是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绘画,它将中国的山水、人物、动物、花鸟等用线条和色彩的方式展现出来,最高层次就是精工细腻的工笔画和形似神达的写意画,张鸿光对中国书画的兼工带写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和成就。
张鸿光,男、汉族,1951年生人,来自东北黑土地,辽宁抚顺。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画。孩童时期,得益于父辈在庙宇中的绘画创作,加之黑土地上物产丰富,动物趋多的益处,他将打傻狍子的过程巧记于心,绘于纸上。常年的生活历练,用心的绘画记录,养成了他擅于观察,用笔记录生活的技能。
言谈间,他讲述最多的就是如何从细微处观察人物和动物,从表情到动作,从色彩到空间,他都记于心绘于纸,每幅作品的完成,都是心的诉说。幼年时期他就特别爱看小人书,于是在弱冠之年,就将对《鸡毛信》的领悟画成了连环画,用人物线条讲述故事情节。长年累月的积淀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使得他厚积薄发。
《十二生肖》和《古典二十四孝图谱》就是他的代表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创作了《忆童年之少年儿童百戏图》,每幅作品都是兼工带写的佳作。画中的人物和动物,气韵生动、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创作每幅作品,他必须全神贯注融入画中,用脑海的形勾勒出笔下的物,因为用线条讲述人物的神韵,下笔好似开弓射箭,一笔出,必要精准到位,否则无法修改。
一幅幅生动的作品,他都是细腻的描绘,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和形体的完美统一。观其作品,线条灵动、细致、精谨细腻,犹如人的筋骨。用色彩和线条将人和物的气韵尽皆展现,他的作品,将诗书画印完美的搭配在一起,细腻的线条勾勒,舒服的色彩搭配,加之隶书的完美诠释,每幅作品讲述的都是一个故事,这样的布局远观其形,近品其意,韵味悠长。
张鸿光,一位对中国传统书画继承发扬之人,秉持着:笔为心画,墨为意生的信念,继续徜徉在书画艺海中。在未来的艺术之路上,他也必将自己倾心所学绘诸在笔墨之下,画为心声,讲述生活。(文:王媛媛)
艺术简历:
张鸿光,号五龙居士、字明道,汉族,1951年生于辽宁抚顺,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书画,多以楷书,隶书为主,擅工笔,写意,人物,动物,花鸟虫画,雕刻,泥塑,剪纸,烫画,玻璃画。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名人美术家协会副会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
1975年6月考入鲁迅美术学院。
1982-1984年为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创作的国画《甜》,为歌颂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而创作的《万马奔腾》《新时代》均获得省市多次巡回展出与大奖。其中剪纸作品《晨》、《好媳妇》、《猪八戒啃西瓜》、《年年有余》获奖并被多家报刊采用
1985年,辽宁抚顺电台联合采访,由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以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岁月的回声》报道刊载其艺术生涯。
2010年被任命为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