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悦读心者
父母与孩子的问题,不是什么都可以说清道理的,需要更多的是爱与包容。
我还是犯了一个年轻父亲该犯的错误,虽然我早就意识到,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说教远不及安慰和拥抱。
我并不算一个坏脾气的人,喜欢思考问题,善于与人交流探讨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时对于自己的儿子,我真的不知道如何给予最好的教育。
孩子是善变的,毫不避讳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没有缓冲,也容不得考虑。我不是育儿大师,有时会怜悯心疼,有时又会大动肝火,会走心,会发怒亦或是难过。但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我们之间的战争,最终还是被他玩弄在股掌之间。
夜里,孩子又胡乱的发脾气。因为这几天刚刚接触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他自是得意不起来。由天之骄子被贬为庶民,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小子竟然和我对峙,那说话的口气,远远不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样子。我把脾气压了又压,还是没忍住,把他晾在一个角落里。小家伙就在那里呆了足足十分钟,一动不动。
好吧,我承认我被打败了。我很想照顾他的情绪,但似乎他的情绪点丝毫没在我的身上。作为父亲,我觉得很失落。当他哭着找妈妈的时候,举起手,我还是把他抱了起来,他一头扎在我的肩膀上,这一刻,我感到一个父亲,不应该是这样的。
虽然好像是我战胜了他,让他害怕,恐惧。但这其实并不是我的目的,无形中又破坏了我和他之间的感情。整个晚上,他依偎在妈妈怀里,不和我说一句话。我仿佛成了路人,内心十分失落。
当我坐下来,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也许我还没有掌握作为一个父亲的技巧,但这只是借口而已。虽然忘了我刚刚上幼儿园时的情绪怎样,我想,那时的我,有过之而无不及。
换位思考,我突然感觉无比委屈。当化为他的我走进幼儿园,看着爸爸妈妈扭头走掉,被安排在一群不认识的人之间,我很害怕,想家,想爸爸妈妈。可一回家,还要看着爸爸的臭脸,我心中五味杂陈。
老师说他算是勇敢的了,很听话,虽然情绪低落,这完全是正常的反应。可我完全没弄清状况,就肆意的同孩子一样闹情绪。
对于一个小孩子,当他完全不懂的如何运用理论和逻辑思维之前,切忌用大人的心思去揣度他,控制他。这是一门大的学问,远远不比研究霍金的《时间简史》容易。
当看他安静,睡熟。我轻轻的吻了他的额头,并在心里给他道歉。爱他,必须先要沉浸到他的世界里。所以,一个好的家庭,满满的爱意胜于任何形式的道理。父母的心有多宽广,孩子就有多少成长的空间。
戒掉晚上看手机的习惯,换个时间段拿笔,我能给他的,只是在相处的时候一种陪伴,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和一个宽厚的肩膀。
小事不小,为人父母者一定对孩子人生各阶段的成长感同身受。但真正能做的出色的,少矣。
孩子在成长中的历练,同样是对父母的历练,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希望与我一样孩子小初为人父的人,用一颗爱与包容的心去对待孩子,一家人形成一种爱的默契,时常敲打自己。爱是一种传递,是他的保护伞,是完善他人格的一股最大的力量。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孩子,没有哪个孩子不依赖父母。爱与管教,相辅相成,但请注意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