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学数学 总序

    “好玩”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

数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数学可以从数与形的角度丰富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阐释和理解,借助数学思维游戏,人类向外可以朝向更为广阔的宇宙星空,向内可以获得更为独立的人格和更为自由的精神;但是,与此同时,数学永远不应该更为桎梏人类心灵自由的枷锁和牢笼!

成人,几乎是不问青红皂白地试图以最高效、最精确的方式,将所谓的数学知识一股脑地倾倒给儿童,而且,一次不行,就反复十次,十次不行,就反复百次……

一套好的教学办法,往往意味着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带着游戏的心态,与自己的孩子尽情的玩游戏—甚至可以把“学数学”暂时忘掉,对于儿童来说,首先是“好玩儿”,只要好玩,啥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一旦不好玩,结果就很悲催了。

对于小于六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判断“多与少”的标准,并非是成人习以为常的数学逻辑,而是“长一些”,就意味着“多一些”;反之“短一些”,就意味着“少一些”。即视知觉的直观感知。他们判断工具是眼睛,而不是大脑。对于儿童来说,有意义,就是快乐本身。

游戏的两个极端:纯粹的动作游戏和纯粹的思维游戏。

数学学习是一个“从手到脑”的历时性过程,把他压缩成一张照片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认知发展和生命成长的规律。

我们只有非常清晰地了解种子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协助其萌芽、抽枝,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