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之初,面对一屋子的空荡,一门心思想要填满,想要足够多的储物空间,不太大的空间里,既想要能住进更多的人,又想要装进更多的物,是以周末一次次跑家具城,给两间卧室都置下满当当的榻榻米,先生甚至还给储物格画了地图,以便我们自己按图索骥,找到某个并不常用的物品。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们被小区里的一个房产中介带去看了一个三居的房子,那是下午两点钟的时候,阳光正洒进客厅,冬日里暖烘烘的,那户人家的干净、整洁与明亮给我们种下了换房的种子。加之不久之后我怀孕了,随着孩儿在我腹中日渐长大,考虑到更为宽松的环境,我们就换到了现在的房子,与当初所看房子的户型相当的一个宽敞的寓所。
孩儿降生之后,我产假期间带了他回了娘家,先生一个人趁着下班之后的时间,把买来的房子刷新,拆换旧机具、灯具,把家里的东西一件件打包,联系搬家公司,搬到新家中又一件件放置好,我们两人,一人顾着把孩子带好,一人忙着把家安好。两个月后,我带孩儿回京,住到了现在的家中,感叹先生独自搬家的辛苦。
三个月后,先生便因公出国,一去五个月,我的产假也结束了,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家和孩子,
好在爸爸是爱干净的人,每日独自带涂涂已是非常疲累,仍把地板擦的光亮照人。
那个冬日,每到周末,我便把涂涂放在地上,他在玩耍,我忙不停的,给家里做保洁,我试图通过洒扫,给家里营造出温馨感,事实却是,洒扫只带来了干净,却未带来我理想中的整齐、温馨与明亮。我看家里东西多,就去学习了收纳课程,做笔记,对照买来收纳工具,把东西一件件分类码整齐,不得不说,较之以前,效果好了些许。我以为家里摆上绿植可以变美,就买来许多,结果是被父亲都移到了阳台,说冬天植物需要多晒晒太阳。我给家里买了ins风格的门帘,以图调剂相对单一的色彩氛围,却发现门帘挂上后所带来的沉闷感带来的压抑远甚于色彩的丰富感给人带来的喜悦。
我一次次尝试通过购置新物品去改善空间效果,一次次无功而返。
直到我开始盘点家中成员的真正所需,开始对物品进行收敛、分类、升级、赠出、扫除,开始换下阳台上、餐厅里、卧室中所有因使用时间过久而变得不够明亮的灯,开始将阳台的晾衣架改为伸缩晾衣绳换到厨房阳台,调整洗衣机位置,给卫生间留出更多空间,换下浴室已经使用了十年之久的浴室柜。我们开始注意到从前打扫卫生时从未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把门和门框擦干净,把屋顶擦干净。
我们夫妇,还有爸爸,一起商量好家里如何改变,设计好每个人的分工,小涂涂也在旁边拿着小拖把帮忙,安装师傅一次次上门和先生一次次沟通细节,婆婆做了一辈子的卫浴生意,先生可以自己打玻璃胶,更换下水管道。小涂涂玩具玩好了,也知道收到盒子里放好,看过的故事书,也一本本放好,只是他放好时,仍是歪歪扭扭的。
我们更换了新的灶具,喜欢烹饪的我,可以一次用两个炒锅在灶上同时炒菜,是以先生的朋友来家吃饭,统筹好家里厨具同时工作,八九个人的饭菜可以在一个多小时内做得,家里所有的物品,都根据“一步到位”,尽量优化动线的原则布置,节省不必要的动作与所需时间。
每次餐后,爸爸都会揽下洗碗的活儿,我们就把家里的旧消毒柜拆下,安装了新的洗碗机,从此解放双手,给全家一个饭后放松的时光。
我们都发现,扫除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在手中动作与心中所想合二为一时,我们各自接近了冥想状态,我的老师曾经很赞同我画画,说宁静通神,在扫除中,我几乎也体味到了这样的状态,这是做一切手工活儿都令人开心的秘密。老师曾经在多年前与我说过,要感受家里的物品带给你的感觉,倘若一件物品令你不舒适,就要考虑以合适的方式将它转移出你的生活。那时我和同学面面相觑,并不知老师所云。
我们开始在扫除中发现自己的富有与所需物品的实在之少,开始大刀阔斧的,将超过一年没用的东西,大胆的清理,不再纠结于哪件物品还可以去卖个废品,花上不少时间,占据不少空间,卖得三五元,开始把家里的旧物放在楼道,赠予真正需要以此为生计的人。我们开始发现,其实我们家中的人员配置甚至不需要目前的寓所,从前那个好好住,安排合理,已是足够。我们还发现,既然已经住到了现在的房子,就珍惜眼前的福分,把这所房子住到无限好。
对于不留下就会造成事实浪费的物品,我们开始有计划的去库存,留下一瓶洗发水放在最醒目处,将其余已经开了封的也收起来,用完一瓶,再用另一瓶。冰箱里的食物,也应有计划的买,否则一旦坏掉,就是对物资与金钱的浪费。
我们开始发现盲目占有对于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上百公斤不用的物品,已经占据了我们许多的时间,从一个家搬到另一个家,一次次的挪来挪去的整理,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占据了十数平米的空间,这些物品没有滋养我们家,反而牵制了人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开始谨慎购置物品,包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不再因为满减打折而打包囤货,也开始根据需要购置少而精的真正所需,以期能够长久使用。我们开始不再浅尝辄止,而是充分开发已有物品的性能,尽可能的通过攻略学习,物尽其用。我们开始发现,扫除房间的之后,我们开始对家里的资源了如指掌,对于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掌控力。
我们开始比从前更加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中所有的当下,珍惜手里的每一件小事,把它们当作最亲爱的孩儿和父亲。并且,因此感恩在扫除路上,给予无私指导的阿苇老师,最初给我启蒙的恩师廖师,还有支持我,也一起以此为乐趣的亲爱的家人。
曾经在上班的路上,听樊登读书会上讲到一本书叫《扫除道》,大意是日本的一家企业在经营状态不佳的时候由老板带着员工一起对工厂和办公场所进行每日彻底扫除,后来这家企业转亏为盈,做成了品牌企业,我深信这个故事所言不虚。
过了腊八就是年,扫房子是中国人过年前的必要节目,家里的扫除习惯已日渐养成,我们想要不着急的,温良恭俭的,守着孩儿长大,也拥抱自己的成熟与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