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的四种状态
预先概念
什么是栈:四种状态
- 运行状态
当一个活动位于返回栈的栈顶时,这时活动就处于运行状态。系统最不愿意回收的就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因为这会带来非常差的用户体验。 - 暂停状态
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顶位置,但仍然可见时,这时活动就进入了暂停状态。比如弹出一个对话框,则对话框本身为运行状态,背景就处在暂停状态。处于暂停状态的活动仍然是完全存活着的,系统也不愿意去回收这种活动(因为它还是可见的,回收可见的东西都会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不好的影响),只有在内存极低的情况下,系统才会去考虑回收这种活动。 - 停止状态
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顶位置,并且完全不可见的时候,就进入了停止状态。系统仍然会为这种活动保存相应的状态和成员变量,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当其他地方需要内存时,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有可能会被系统回收。因此需要将运行状态的变量存储在某个地方。 - 销毁状态
当一个活动从返回栈中移除后就变成了销毁状态。系统会最倾向于回收处于这种状态的活动,从而保证手机的内存充足。
七种回调方法
上述四种状态会涉及到七种方法,除onRestart()外的六种方法两两相对,供3组:
- onCreate()-onDestroy()对应 完整生存期
活动在这两个方法之间经历的过程即完整生存期,在onCreate()方法中完成各种初始化操作,而在onDestroy()方法中完成释放内存的操作。 - onStart()-onStop()对应 可见生存期
活动在这两个方法之间经历的过程即可见生存期。在可见生存期内,活动对于用户总是可见的,即便有可能无法和用户进行交互。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方法,合理地管理那些对用户可见的资源。比如在onStart()方法中对资源进行加载,而在onStop()方法中对资源进行释放,从而保证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不会占用过多内存。 - onResume()-onPause()对应 前台生存期
活动在这两个方法之间经历的过程即前台生存期。在前台生存期内,活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此时的活动是可以和用户进行相互的,我们平时看到和接触最多的也这个状态下的活动。
个人认为,从理解上来说,7种方法的英文名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