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自己家的小孩,我们是定下条条框框让孩子遵守呢?还是容许孩子有犯错的可能呢?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出于律法,还是出于恩典,或者说有福音带来的教育呢?第一种教育是将孩子致以律法底下,出于律法,不容许犯错。看到的只有孩子的错误,无视他们的感受和困难。第二种教育,出于爱,出于恩典,容许小孩犯错。但不是无视小孩的错误和罪恶,给孩子机会,让他们改正,与他们风雨同行,冷暖相知。
第二种教育是我们学习福音知识后,运用到我们的教育当中的结果。福音告诉我们“进入”的教育方法,就是“道成肉身”。【来4:15】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耶稣基督他没有高高在上,他乃是有血有肉,又住在我们中间,带给了我们安慰,带给了我们盼望。所以我们做人家的父母也不应该高高在上,乃是“道成肉身”,进入到孩子的世界,去了解他们,并且愿意为他们负上代价。正如耶稣基督为我们牺牲,使我们称义,就是在我们失败犯罪时,我们不按着罪人的身份接受审判,而是己经被称义了,被保守了,有希望了。
反之第一种出于律法的教育,父母则是高高在上,是以一个审判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小孩,教导孩子的方法不是进入,乃是疏远。正如罪恶使我们与上帝疏远。孩子有错误了,不合自己心意了,便讨厌孩子。有时可怕的很,就是越看孩子越讨厌,对孩子时常发火,那,那,都不满意。如果做的是这种教育的话,本身就是不合上帝的心意,因为我们跑到了不应该站的地方了。
我们应该谨记我们不是神,我们不是我们孩子的主人,我们也不是我们自己的主人。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罪人,都是仆人,并且也时常犯错。既然一样都是罪人,我们又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篡夺基督的位置呢?谁是我们的一家之主呢?很多人将写有基督是一家之主的牌子钉到自己家的门楣上,或者放在自己家的桌子上。可心里呢?放了吗?基督是一家之主。虽然耶稣基督他是主,他是审判者,但却也带着恩典和真理而来。
感谢主!他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改变,以至于可以认识到他对我们生命的意义,并且也接受他做我们生命的救主。所以我们寻求主耶稣基督在我们生命当中的带领,只是与此同时,对于孩子的教育,也不应该例外,要让主耶稣来做我们教育的救主。他要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掌权,他要在我们的家庭当中掌权,也要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掌权。
一个家庭如果是属基督的家庭,也就应该也有耶稣基督从天上带来的恩典和真理。我们的孩子是上帝给我们最美好的礼物,我们把从圣经而来的真理,就是耶稣基督的真理告诉他。然后我们又告诉他们,我们必须完全寻求耶稣基督的帮助。因为只有耶稣基督那里才有恩典和真理。他是恩典的源头,他是真理的源头,他是生命的主宰。
做为一个父母我们有教导孩子的责任,不仅要言传也要身教。言传很重要,身教更重要,说的与做的的不矛盾,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上帝在我们身上是有权柄的。我们在世上过的生活,是耶稣基督要我们过的生活,通过我们自己的行为可以叫人看见这个真实性。但对于罪人,你能做到上帝要你在教育中要做的吗?显然你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我们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把我们的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来。让耶稣成为他们生命当中的救主,让耶稣带领他,指引他。太十九14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很难想像一个自称是基督徒的人,不把耶稣介绍给自己的小孩。做父母的知道拿好东西给自己的儿女,这是应该的。更何况耶稣基督呢?岂不更宝贝,更应该先介绍给自己的孩子先吗?我们承认耶稣基督是我们救主,他掌管我们生活的一切,这个通过我们的行为得以证实。现在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归到基督耶稣里面来,接受耶稣基督做他个人生命的救主。
我们对她或者对他(我们的孩子),不是说带领他们接受耶稣就可以收工了!我们还得教导他们,尽一个父母的责任,让耶稣基督的救赎成就在我们教育上。耶稣基督曾为我们不合神心意的教育死,他以他的大爱爱了我们。所以我们也当以基督的爱爱我们的小孩,又学着基督的样子爱我们的小孩,像耶稣一样带着恩典和真理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则带着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真理进入他们中间。
“进入”就是你懂得你的孩子,之后分担他们的烦恼和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喜则同喜,忧则同忧。只要我们能“进入”,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孩子也是有很多的痛苦,不比我们大人少。我们也知道人生这条路行来不易,其中有酸,有甜,有苦,有泪。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常常也处于不安,困苦,烦恼里。最后我们教导他们的过程当中要时刻寻求耶稣基督的帮助和引导。教导圣经真理,使他们知道,就推着他们去做,去落实到生活当中,不讲空话,不唱高调。错了,没事,再来一次;错了,没事,再来一次;直到他们做到。如果你不了解你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做到呢?如果不鼓励他们,又怎么能做到呢?与他们“息息相关”患难同行,又怎么能做到呢?学着耶稣那样爱你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