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文章里,我说我在读书方面是胆小的。这种胆小在于当别人说一本书很好的时候,我是不敢去说他不好的,实际上是面对任何一本书的时候,面对书中的观点和意见,总是顺从和接受,很少提出相反的建议。
梁宁在她的产品思维中讲到人有四种基本的情绪,高兴,愉悦,愤怒和恐惧。愤怒和恐惧的根源来自于自身的边界遭到侵犯,当侵犯者和自己的实力相当时,我们会感到愤怒,而当侵犯者远超过自己的实力时,我们会感到恐惧。面对恐惧,人有两种本能的反应,一种是逃避,另外一种是顺从。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两个名词,一个叫从众,一个对权威的服从。
从众的根源也是对大众认知边界的恐惧。比如,当别人都说这本书很好的时候,就是大众对这本书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认知范围,如果谁说这本书不好,就是在挑战大众的认知边界,就要接受来自大多数的压力,一对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心里自信,恐惧必然产生,而为了避免恐惧,要么逃避,不去挑战大众的说法,要么从众,大众说什么,我说什么。很显然,我是属于前者,不敢说。
而对权威的服从与从众的心理本质相同,都是属于恐惧。
从小我就被教导,书是圣人之言,圣人不会错,也不能错。即使有错,也是读书人愚钝,读不懂圣人话语的错。所以,在我的认知中,书,甚至是文章都是一种不能挑战的权威,读不懂,是自己的愚;感觉书不好,是自己的笨。一切都与书无关,都是自己的原因。
因此,每读书,必先对书有一种恐惧感,这种潜意识的恐惧让我一味的顺从作者,顺从作者的观点,因此虽常读书,却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过是做了多年书的奴隶。
《得到》张凯在《怎样成为速读的高手》第一讲里讲到,想要学会速读,首先就要破除对书的心理障碍---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
书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局限性。哪怕是经典书籍,也必然受当时整个人类社会认知的局限影响,不会有100%的正确,和100%的实用性。
比如佛洛伊德《梦的解析》,虽然经久百年不衰,但书中部分关于潜意识的思想已经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解释。
不是所有书都值其价值。
比如有些国外的经典在引进国内时会因为翻译问题,导致语义丢失。我今年一直在读的《思考快与慢》就存在严重的翻译问题,导致阅读难度增大,理解困难,实在是多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有些书虽然被“豪华包装”,有“名人”推荐,有“社会”高评,但其中内容却不堪一读。
不是要做到对书中内容做到一字不差的收获。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里只有20%的核心内容,如果能够掌握这20%中的一部分就已经获得了远超过书本本身的价值。
由以上可知,“书”并不是“圣物”,即使是圣人所言,也会受到他自己所在领域,所在时代的局限,更别说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书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流通读物,其中传递的信息的可靠性和本质性正在被消减。
作为读者的我,要从思想上克服从前对书“权威性”的顺从,从心理和作者保持平等,尊重每一个思想,但也要看到每一个思想的边界和范畴,敢于表达自己理性思考的结果。
而对于从众的逃避,要用“批判”的态度去面对。“不同”不代表“对立”,在一定的边界内,每个思想都有合理性,只不过范畴层次不同。因此,对于“众”既无需恐,更无需惧,不同层次,哪来边界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