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看王东岳《知鱼之乐》的“有为与无为”这一章节。其观点是,世人虽崇尚有为,可无为才是能让事物、人长存之道。因为人一旦有为,便陷入到一种极不安稳的状态,为了保持有为,就要不断用相应甚至更多的“能耐”或“有为”来弥补,如此恶性循环。反不如无为,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一种不要刻意维护的状态,因而不受束缚,不为他物而泯灭。
书中的无为和有为,指的便是一个生命体、亦或是非生命体是否有较大的能耐。书中打了个比喻。纵观自然界,凡是能力较强的高等“有为”物种都不免快速灭绝,譬如哺乳动物或脊椎动物。凡是能力较差的低等五种,反倒长存不衰,比如无脊椎动物或原始单细胞生物。另外作者还把人类的有为视作被大自然所抛弃,就如同失去父母的孩子必须自己掌握照料自己的本事一样。
我在看到这般描述时,思想本是万般不肯接受的。如果纵观自然界,花岗岩自然比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更长存于世。但是如果我们仅看人类,因为人类的有为,有了科学,有了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才得以大大提升。有了农业,人类才得以大规模的繁殖。每当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资源即将用尽时,新能源新科技便应需而来。人类正因为有为,才获得了生物界角度的成功:稳定的繁殖。在人口不断的增多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经济总产值也在上升,因为人类天生就是有创造性的,每个人都是,都在创造着价值。
但如果抛除掉有为与无对于每个物种天生的因素,只从个体欲望来讲,无为却是无不为。有句话叫“无欲则刚”,人越是有为,越是获取到了更多的社会资源,越需要更多的努力、有为去维持,为什么人一定要这样呢?如果能够做到无欲,无论富裕或是贫穷,都不对物质、名声等有所欲求,不刻意去维持什么,岂不就与无为一样,不受内心的约束。即使是无为之人,如果内心是期望有为的,也一样会被强大的欲望和压力下形式。
不受约束,自然从心而事。但因欲望的约束,反而做不成真正想做好的事。急功近利、妒忌他人都是因为欲望过高而反向行之。从这个角度讲,“无为而无不为”更加贴切。
哲学需要长久、深入的思考,即便如此,谁有真能自信的说“我已看透事务的本质”。今日看人类,暂且把无为与有为视作无欲跟有欲,并以此来看待老子的另一句喟叹:“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