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打车防范安全的4条铁律
公安大学 王大伟教授
空姐打顺风车遇害案,震惊社会!我们一方面期望要狠狠打击犯罪,尤其是预防犯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学会防护,也就是保护自己。王大伟教授的这篇文章我摘自《观察者网》 ,但网上文字差错较多,我重新编辑后发在简书,希望能对女孩安全防范意识有所帮助。
21岁的济南籍空姐小李,在郑州深夜打的的时候遇害,这件事情震动了全国。我也是地地道道的济南人,所以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到极为的震撼,极为的悲痛与伤心。我做了一辈子的安全教育宣传,可是也没有能够防范住这一起案件,是应该感到非常自责的。
还记得多少年以前曾经有个“黑色的8月”,有四个女大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失联,有的被坏蛋劫持了,有的被杀害了,有的被性侵害,当时还出了这个词叫“黑色的8月”。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我就一直在说,要告诉女孩子:“坚决不打黑的,慎坐顺风车”。
一、首先是远期防范
每个成年的女孩子都应该知道,现在一些怪异的顺风车也好,无监管的车也好,都不要去打。
这里我提出来“四个不打”:
1. 夜深人静,不打。
2. 偏僻的地方,不去,不打。
3. 单身的女孩子在夜深人静、偏僻的地方,不打。
4. 不熟悉的地方不打,不去。
二、危险预测表
这里有一个危险预测表,一共6道题,每道题是五分,总分是30分,如果超过20分,就要万分的谨慎。
1. 单身青年女性。
2. 姿色超群,或是富有,穿戴华贵的女性。
3. 半夜夜深人静。
4. 单独打车。
5. 去远郊区、城乡结合部。
6. 乘坐非正规的运营车或缺少监管的运营车。
如果说,晚上一个女性,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不要冒这个险。过去古人有句话,叫: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过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
多少冤死鬼,都在道途边。
家里有女儿的父母啊,一定把这“四不打”,嘱咐给女孩,形成铁的纪律,一点儿都不能含糊,一点儿都不能动摇,一点儿都不能抱侥幸心理。
什么叫警察?警察叫:“警之于先,察之于后”,所以,防范这一类性侵害案件,最重要的是防范,而不是事后的破案和打击。
三、近期防范
小李这个女孩子呀,在被害以前曾经给朋友发过短信,说这个司机有点变态,想亲她,这个时候就要果断采取行动,不要抱侥幸心理。
第一,要马上停车,下车。
第二,马上打电话告诉亲人,或马上报警。报警可以机智报警,未必让犯罪分子知道。曾经有个案例:一个女孩子在车上被劫持,结果她就偷偷的拨打了110,虽然不说话,可是接警的警察可以听到。这样每到一个路口,都机智的把这个路名重复,这样警察在接报案中心就可以对这辆车的轨迹了如指掌。
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因为这是一个密闭的车,也可能还是荒郊野外,所以是斗智斗勇相结合,以斗智为主。
能搏斗走就搏斗,搏斗不了的话,有生命危险的话,那么采取的方针就是:生命第一,财产第二的原则。
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比如假意蒙骗犯罪分子的手段。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女孩子被犯罪分子绑架在车上,她是话剧演员,因此就假装和犯罪分子谈恋爱,而且找到了共同点,就是两个人都是杭州人,所以犯罪分子以为她心动了,犯罪分子就请他吃了杭州菜,吃完饭以后,她跟犯罪分子说:明天10点要考试,让犯罪分子把她送到学校的图书馆,等到进了图书馆,人多的地方就迅速的报警,最后把犯罪分子捉拿归案。
四、“原因难防,条件易防”
至于犯罪分子的心理啊,产生犯罪的动机,那是多种多样,现在关于犯罪的动机研究有150种到200种,有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教育的。因此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呢,叫:“原因难防,条件易防”。
什么意思呢?犯罪分子是个变态,犯罪分子是色狼,犯罪分子可能是刑满释放的,甚至说犯罪分子可能是个逃犯,这个我们可能不太容易搞清楚。也不太容易防范。但是我们可以从条件上防范,我们晚上不打黑车,不单独打车,不在偏僻的地方打车,其实这么简单的三点四点,就可以保证女孩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