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 释绍昙
一径直,二周遮。
眉毛眼睫,地角天涯。
云门胡饼赵州茶,惠崇芦雁赵昌花。
会则星河秋一雁,不会砧杵夜千家。
云门饼、赵州茶、德山棒、临济喝,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禅宗公案。禅宗讲顿悟,因日常思维被四相所困,只有打破习惯思维,离身离相,以完全不同的思维视角去观心观世界,才可证得般若。一旦有所悟,人便进入全新的境界,虽然周边世界完全依旧,但它在人眼中的图景已经不同。所以才有“会则星河秋一雁,不会砧杵夜千家”之点睛一句。砧杵是捣衣的石臼和木棒,喻人把虚相当实相,陷日常劳作之苦。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出自唐 韩翃的《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诗云: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偈语本意是以醒人为目的,所以引用一些俗语或名句是正常的。绍昙有一首颂古,其中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名句,大部分人认为是绍昙所作。但有人考据说原作者是慧开和尚。理由是绍昙的诗中有“举:”,也就是举古,引用的意思。而在《禅宗无门关》中,无门(即慧开)在引述赵州和尚与南泉的故事后却是“颂曰”。
赵昌,北宋真宗时期宫廷画家,擅画花草虫林禽等自然景色。作品上色巧妙艳泽照人,所画之物写实传形,与当时主流的写意传神风格截然不同。宋代刘克庄作《赵昌花》诗云:
要识洛阳姚魏面,赵昌着色亦名家。
可怜俗眼无真赏,不宝丹青宝墨花。
姚黄魏紫,是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墨花指砚台上长时间受墨渍产生的花纹。“可怜俗眼无真赏,不宝丹青宝墨花”,是指和赵昌相比,其他人的画只相当于墨花。
(赵昌 《蜂花图卷》局部)
惠崇,北宋僧人,擅诗画。苏轼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的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谓家喻户晓。 宋郭若虚评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
(惠崇 《溪山春晓图》局部)
苏轼还有一首《惠崇芦雁》:
惠崇烟雨芦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买扁舟归去,故人云是丹青。
另外,宋代诗人朱翌也有一首名为《惠崇芦雁》的诗:
我是江湖一漫郎,鸿飞鹭宿见行藏。
西风吹尽芦花雪,水驿云程未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