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字:李
例词1:李白
例词2:李树
例句1:唐朝有个大诗人叫李白
例句2:李荣浩有首歌叫李白
问题:例句2是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究竟问的谁呢?是在问苍天问大地吗?很显然并不是。倒不是说不可以问苍天问大地,而是问这些对象并不会有什么结果。无须废话,问的对象是人,这一点显然易见。
问题的对象是人,这里的人包括了所有的人,当然也就包括了问问题的人和被问的人。假设这个问题是张三问的。如果问的对象也是张三,那么这也就是张三的自问了。如果张三回答了,那么就是张三的自问自答了。自问自答的确有,但并不是最普遍的情况,所以这里将这种情况直接排除掉。
这样我们就对问题的对象范围做了一些限定,首先将对象限定在了人的范围内,其次排除了问问题的那个人,也就是说,问题的对象是除了问问题的那个人之外的所有人。注意,问问题的人是直接引入的,因为问问题的总是人,也只有人才能问问题,这一点无须多言。
看起来似乎有些啰嗦,但仔细想想,小孩子都是自说自话的,而成人自说自话的时间未必就少,只是别人无从得知而已。至于说话的对象为非人,这也很常见。这年头养宠物的比较多,谁养了宠物还不与它说话呢?可见,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很常见,所以很有必要划定一下范围。
问问题既有问问题的人,也有被问的人,不仅问问题是这样,说话也是这样。不仅说话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所以,概括来说,由于说话、文章都属于语言,因此语言既有语言表达者,也有语言接收者。
上面的那个问题自然也就有,问题的表达者与问题的接收者。例句2自然也就有,例句2的表达者与接收者。其它皆是如此。
为了方便表述,现假定有张三、李四这两个人,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对话。
张三:李荣浩有首歌叫李白。
李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张三说了一句话,这句话的表达者是张三,接收者是李四。李四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表达者是李四,接收者是张三。
现在假设有十个人,这十个人来回答李四的问题,答案会是相同的吗?很显然不会,这也就意味着接收者不同,意思有可能也是不同的。总结就是,接收者会影响语言的意思。
现在假设张三是李荣浩,那么李四的那个问题与张三是其他人,会得到相同的答案吗?很显然也不会。结论,表达者会影响语言的意思。
同理,假设这组对话发生在李白的雕像前呢?结论,对话双方所处外部环境会影响语言的意思。
同理,接收者或表达者不知道李白是唐朝诗人呢?结论,对话双方的大脑内部环境会影响语言的意思。
同理,张三说的话改为,李荣浩有一首歌名为李白呢?结论,语言形式会影响语言的意思。
同理,在这段对话前加一句,张三李四在李白塑像前呢?结论,句子的篇章环境会影响语言的意思。
以上总结,会影响语言的意思的因素:
1、接收者
2、表达者
3、外部环境
4、内部环境
5、语言形式
6、篇章环境
以上六个因素,总称为:信息环境。
总结论:只要信息环境发生变化,语言意思就有可能改变。
以上分析以句子为基础,但很容易扩展到词与字。
例句2与例句1中都有李白这个词,但李白的意思并不相同,一个指歌名,一个指人名。信息环境不同,意思发生了变化。同样的,例词2李树,例词1李白,这两个词中都有李,李的意思不同。同样的,信息环境不同,意思发生了变化。
语言意思当中的意思有多种类型,比如:
例句甲:乙花地宝永八四天王。
例句乙:唐朝有个大诗人叫李白。
例句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例句甲不可识别,无意思。
例句乙可识别,就是字面意思。
例句丙可识别,除了字面意思,还有隐藏意思。
所以意思有三种:
1、无意思
2、字面意思
3、隐藏意思
对语言的研究,根据信息环境因素的多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活语言研究,包含所有因素。一种是死语言研究,只包括两个因素,固定的语音或文本,接收者为自己。
活语言研究,就目前的条件来看,是不可研究的。能做的语言研究,只能是死语言研究。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都是死语言研究。就研究趋势来看,有转向活语言研究的趋势,这种转向毫无意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