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好奇,昨晚吃完晚饭后,打开电视,寻找《我的阿勒泰》,就想看看它为什么这么火?看了两集,确实很有意思,很尽兴的一种松弛感。真想一口气把它看完,可是已经很晚了,准备今晚继续追剧。
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一出场,就让我感到了她的不一样,像她名字中的“侠”一样,她身上有种“侠气”,活得那么自在。妈妈们身上的那种细致,操心,她都没有,甚至有点不靠谱。
没出场,张凤侠的“不靠谱感”就扑面而来:经营的小卖部搬家了,也没告诉女儿搬到哪去了。李文秀给妈打电话,电话打不通,只能一路打听自家的地址往回走。
第一个镜头教当地女人讲汉语,教的是“哎呦我去”“你个勺子”。奶奶要看电视,但电视机坏掉,她干脆拿砖头垒了个框,告诉奶奶这是电视机。一群鸡走进框里,她说这是“农业频道”。最过分的,干脆连女儿都不认识。女儿出现老半天,她还在嗑着瓜子问“这是谁家的丫头”……一般妈妈的操心她是没有的。连女儿在外做啥也搞不太清楚,问女儿“你那个乌鲁木齐作家的事当得怎么样?那活好干不?”
女儿睡觉的床塌了叫妈,她翻个身嘟哝说“又不是天塌了,还能影响我睡觉”。
这些镜头出现时,我不断发笑的同时,想到自己,真是一个太操心的妈妈,其实“大家都是独立个体”,各自活好就好。天没塌,我干嘛纠结得吃不好睡不好呢!
张凤霞做生意呢也吊儿郎当。随随便便就给人挂账,挂完账女儿问她挂账的人叫啥?她早就没人影了。
一个本子的账,却没想过去要。李文秀看到她的账本动了心思去要账,张凤侠说“要不回来别哭啊”。李文秀去要了,也真的哭了。有的因为认错了人,有的因为喊错了名字,有的因为不合时宜,全都碰了硬钉子。明明是债主,还得低声下气,跟别人道歉。
她拿着账本问妈妈:你这根本要不回来,都是瞎记的。
你看,是不是不靠谱吧?但你越看越期待她出场。她一出来,就有种“没啥大不了的事”的轻松感。
这种松弛感,是否可以称为“不强求”呢?我们的紧张、焦虑、惶恐是否都是过多的对自己强求、对他人强求呢?
张凤霞尊重邻里,尊重这块古老土地上人们的习俗,习惯和道德。她教导女儿“你可以不赞成他们,但你不能居高临下地改变他们”。
还打动我的一个点就是对女儿看似不关心,其实也有一种最高层面的尊重。文秀问妈妈“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妈妈说:“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张凤霞对女儿说完这段话时,我看到了女儿文秀眼里亮晶晶的光,我也被治愈了。自由自在的心灵,就有简简单单的人际关系。正所谓“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