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亲变得没用后
——写于父亲节,罗佳/文
一段时间里,原生家庭论铺天盖地,我仿佛一下给自己的不满和平庸找到了理由:我的父亲。
毕业几年,离家近了,工作忙了,我和父亲的交流反而少了。偶尔拨通电话,主题无非三点:例行催婚、吃好喝好、搞好工作,话题千篇一律又乏善可陈。
因为在外见识了更大的世界,直接或间接的见识了更多“厉害”的“父亲”形象,儿时父亲在我心中无所不能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早已土崩瓦解。渐渐,他在我心里成为了一个逐渐老去的普通的中老年男人。有些唠叨,有些无能,有些和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
因为父亲不知道人生最初3年孩子需要父母充分的关爱和陪伴,因为父亲不知道孩子的童年需要无条件的爱与鼓励,因为父亲不知道教养孩子除了关心成绩还应该培养他成为一个心灵丰足热爱生活的人,才造成了我的青年生活平凡又平庸。
你看,我比父亲见识更多、读书更多,我比父亲多知道了原生家庭这个心理学名词。这些“知道”,没有拉近我们的距离,反而催生了我更多的不满。
父亲变得没用了。
我的生日在六月第一周,不善言辞的父亲微信发来200元红包。我突然发现,除了家庭群里早晚例行的早安问候,我们已经好久没有有效沟通过。
我一直拿自己工作忙为借口,但真的忙到抽不出10分钟和他电话里聊聊天么?
还是因为我的世界变大了,而他已经无法向儿时一样为我,提供物质和情绪价值,无法在我遭遇挫折和委屈时帮我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我因为内心深处的不满和责怪,选择“疏远”我和父亲的关系。仿佛通过责怪父亲平庸的基因和人生,能帮助我合理的安置对自己的不满和指责。
通过指责原生家庭的不完美、父亲的平庸,我原谅了自己。
这些结论多么可笑。
它让我看见了自己,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不想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不懂感恩的成年人的自私的嘴脸。
父亲始终是那个平凡的、普通的的男人,我也不过是另一个平凡的、普通的的年轻人。因为物质基础、时代环境和、认知的束缚,我们注定都无法享受梦想里完美的人生,但这并不妨碍他曾经给予我的一切,他能给出的物质和爱。
而我,不过是一个他已经履行完毕抚养义务的成年人,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承担起属于我人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陪伴他,就像他曾经给我的陪伴一样。
今天是父亲节,我依旧因为工作无法和父亲相聚,于是选择微信发给他一个红包:199元。比他给到我的,少一些。
于世界,他在逐渐衰老中必然越来越没用。对于我,他始终是那个今生无可取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