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快到假期了,妈妈照例问我这个假期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几乎不用思考,我的脑中就出现了日本东京、上海、广州、成都、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这几个选项(了解我的人应该都知道我为什么会想去这几个地方,如果不知道就查一下snh48和akb48的分团都开在哪里就知道了233),其他地方的话,就属于一种可去可不去的态度了。同时我也跟妈妈提了说想多在家里待一会儿,因为想趁着假期这些大块时间窝在家里看书。
妈妈对我的态度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沉默了一会儿,她问道:“你不喜欢旅游吗?”
我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嗯……也不能说不喜欢,但是就是没有那么喜欢吧。假如给我一个去旅游的机会,哪怕这个地方不是我很想去的,我也会欣然赴往,但是假如没有这样的机会,那不出去也就不出去了。”
“我以前还以为你很喜欢旅行呢,原来你也没有很喜欢嘛……其实,如果你想当作家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多出去走走。”
多出去走走吗……我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
对啊,所以为什么我对旅游的欲望这么淡薄呢?
2
如果问旅游爱好者他们为什么喜欢旅游,我猜想大多数人都会回答类似于能够探索未知,看到自己以前看不到的东西,了解并非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文化的说法吧。但是对我来说,通过旅行了解一些自己之前完全未知的东西,似乎并不那么具有吸引力。
对我来说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可能比起寻找陌生更重要的是寻找熟悉。我想在秋叶原买我喜欢的动画的周边,想在live house里感受我在twitter上关注的地下偶像们的热情,想去嘉兴路、中泰、国瑞看公演……想去那些比起北京更容易践行我个人的地方达成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旅行对我来说的意义在于此。
仔细想想其实在很多别的方面也是这样,我会在我感兴趣的领域付出近乎一切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产生某种类似收集癖的偏执,想要了解这个领域的一切;但是在不关心的领域我时常是别说是钻研了,连了解都提不起兴趣。
当然,我觉得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只愿意看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但是一定也有对一切未知都抱有兴趣的人。我敬佩这些人,哪怕他们可能经常被人说不专精,但我佩服他们朝未知的方向迈进的勇气。
3
妈妈说,如果我想要当作家,她还是建议我多出去走走。我无法否认旅游有开阔眼界、让人找到新的可能性和主题的作用,我也的确认为旅游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但同时我也并不觉得做一个作家一定需要行万里路。
比如,史铁生虽然主要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但事实上他也真的没去过多少地方,而他的作品在我心里依然优秀;比如,沈从文虽然去过不少地方,但他文字的根源还是在他的故乡而不在旅途的滋养。
不是每个作家都是大冰和三毛,靠旅游和流浪中的独特经历征服读者。如果可以我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主要向内探寻的作家,不过这也许只是我现在幼稚的想法罢了,以后怎么样谁知道呢。
4
不管怎样,假期我希望自己更多看书还是真的。上学时时间零散,很难做到一下子读完一本大部头。而一想想假期那一大片空白的时间表允许我尽情畅游书海我就觉得很高兴了。
时间太少了,时间太不够了,旅行带给我写作的养料和看同样时长的书带给我的养料究竟孰多孰少呢?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
或许从理智上来说,我趁现在还有时间还有闲钱去旅行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从情感上来说,我更想一头扑进书里,就像饥饿的人扑进饭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