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从全职妈妈回归工作状态,生活就开始进入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
朋友问我文章怎么不更新了,我说我白天上班晚上带娃,没时间;宇哥喊我一起去健身,我说我要带娃特别忙;入职比我晚的一个妹子工作进度却明显比我快,公司小领导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当妈了记忆力是不是不行了。我总觉得有时间了自然就会好了。
某天晚上还在没在家,得空两个多小时,我以为我会利用这两个小时干点什么,然而我只是静静地在沙发上刷了两个小时手机。一连几天一直是这种状态,我既没有行动起来学到点什么,也没有在这个过程当中体会到休闲的喜悦,反而在关上手机的一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深度工作》中强调:我们想要少工作,在吊床上悠闲地过上更多的时间。但是契克森米哈赖的经验抽样法研究揭示,大多数人都想错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鼓励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里。休闲时光则组织松散,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创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有休闲时光,我也难以从中得到享受。
《深度工作》的作者是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他尖锐的戳破了一个真相,那就是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在处理浮现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的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书中一开始帮我们定义了两个概念: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从神经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阐述了深度工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则告诉我们记忆的实施策略。
深度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深度思考”,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通常是湖边小屋),读书思考大局。《哈利·波特》的作者,我们喜爱的J·K罗琳在写作《哈利·波特》小说期间会远离社交媒体。甚至她的工作人员帮她开设了推特账户后的一年办里,她只发布了一条推特消息:“这是我的实名账户,但恐怕我不会经常发声,因为当前纸笔仍是我的最爱。”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是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当时他在那里消夏。吐温的书房离主要房屋区太远,他的家人不得不吹号来叫他吃饭。
我们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而这些成功人士却能意识到: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知识工作者,深度工作就是核心货币,也是我们想要在工作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核心技能。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觉得在不被打扰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如上文中我提到的,我觉得无法集中注意力是因为我没有时间。我知道它对我有益,只要我获得足够的动力,就可以瞬间转变自己散乱的工作生活,变得专注起来。但事实上当前我有足够的时间上班、或是下班之后不被打扰,我依然没有做到专注起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专注,是有难度的。
《深度工作》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深度工作的方法,帮助我们训练我们的大脑、转变工作习惯。这其中包括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摒弃肤浅等准则。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拿了很长的篇幅来阐述了远离社交媒体的方法和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使用社交媒体呢?比如Facebook,比如微博,微信。
大多数的人会说:被他们的娱乐性吸引了;可以了解朋友们的动态,展示有趣的图片,并且快速的评论。
书中列举了两个使用社交网络的私人目标:与一群对我来说重要的朋友维持亲密而又有益的友谊(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目标)。
支持该目标的主要活动:
1、经常花时间与对我重要的人保持有意义的联系。(例如,远足、吃饭、公共活动)
2、为我重要的人做牺牲。(例如,做出不平凡的的奉献来改善他们的生活)
社交网络带来的无法辩驳的真实益处,如与一般朋友保持浅度交往、了解许久不见的某个人的动态、跟踪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但是这些益处没有一点对我们列出的两个关键活动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因为这两个活动都需要我们线下进行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
这里我们就能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社交网站当然会为我们的社交生活带来益处,但是这些对我们的社交生活来说都还没有重要到将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投入其中的程度!
就我个人的体验,沉迷社交网络一是刷存在感:你注意我说了什么,我就注意你说了什么,不管这话语有无价值(比如点赞、喜欢、赞同)。有事没事刷个朋友圈,传个图片、点个赞,这种刷存在感的做法是使我们草率的将时间和精力碎片化的重要原因;再一点我常常切身感受到的,就是app的盈利者已将让我们相信,如果我不用这款app,我就可能落伍。比如这阵子大火的抖音,我明明没有兴趣,大家都在用却让我感到自己不用非常落伍。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比如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的高层次目标;比如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等,作者都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大家可以去书里寻找。
正如维妮弗蕾德·加拉格尔说的: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