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的本科生,如今家里蹲,以为念了大学前程似锦,不想一晃40岁还是一事无成。一些亲戚朋友一见我总喜欢问一句话:“你当年学习那么好又念的师范专业为什么就没去当老师呢?”。我听得出,这话里一半是质疑一半是鄙夷!很想回一句:关你屁事,但是又深深地缺乏底气,因为我没有让自己硬气的资本!
我没有工作,婆家无靠,丈夫是个普通工人,娘家也自顾不暇。我太普通了,我的人生太苍白了,我时常在想,难道命运真的是上天注定的吗?回望这些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几个关键节点的选择,我明白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塑造着自己的命运的。
明明从小热爱并擅长文科的人,因为一种稚嫩的想法:谁说女生脑子不好学不了理科,我偏要证明给你们看!结果文理分科时毅然选择了理科,然而,对于理科并不擅长的我尽管拼命努力却总感异常吃力,高考勉强考了所师范院校的本科,选的化学专业,大学四年,面对那时常要做的瓶瓶罐罐的化学实验,我真心没有一次对上课有所期待,好想学文科,但是一个农村孩子那种传统的思想和认知局限,让我只知道努力去学自己该学的而不是爱学的,我只是循规蹈矩地上课、考学分,写毕业论文,直到毕业,这时我内心有种终于要解脱了的想法。在同学们都忙着面试化学老师的时候,我却去私企应聘文案,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靠近文学靠近梦想的职业,更是一种逃避化学、远离不喜欢的一种的选择!
我父母对我的选择时常感到遗憾,尤其是后来老师的待遇提高了,还能有长长的假期,他们常常为此叹气,我想,真正让他们叹气的其实是我的现状!
我当年工作的时候挣得钱并不少,那些年我过的也非常开心,第二个选择的节点在于我的婚姻,婚姻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选择时没有考察下婆婆,既自私又自负还是个半吊子,真心没法共处只好敬而远之,而我的父母在乡下,老公天天倒班,公公已过世,这就导致了后来生了孩子完全没人搭把手,我被孩子彻底捆绑了!
待在家有六七年的时间了,人也似乎与社会格格不入了,现在说让我出去找工作,大概率我是会畏惧的,感觉自己似乎啥也不会干了。我父母大概觉得我快要废了,亲戚们对我也多有揶揄:当年的好学生本科生不照样窝在家里看孩子,唉,念书有啥用呢!仿佛我的人生就到此走完了一样。
我的命运现在看来就是如此悲催,或者说普通,但庆幸的一点是,我并不悲观,我清楚自己的普通,也能坦然接受现状,但我绝不认命,尤其是最近读了蔡崇达icon的《命运》一书,里面的一句话更让我幡然醒悟:我们终将生下自己的命运,我们终将是自己命运的父亲母亲!
那么,如今的命运,已然这样,以后呢?它就握在你手里呀,要由你继续去创造的。悔恨过去,忧虑未来都是最愚蠢的想法,胡适icon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是呀,尽管一点点改变去重新塑造自己命运,没有晚的开始,命运她永远就握在自己的手里,觉知终会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