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我怎么感觉说的是我呢?我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先是讲道理,不听就生气发脾气,然后再为了缓解亲子关系,说一通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他好怎么怎么样的感动孩子的话。
你们有没有陷入这样的怪圈呢?一直很羡慕家有听话孩子的父母,觉得他们肯定是上帝的宠儿。
今天特意学了为什么这种“讲道理”对孩子很难起作用?分享一下
为什么这种“讲道理”对孩子很难起作用?因为孩子的认知水平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他们的认知方式中,往往只能从自身出发看世界,在这个阶段,孩子常常以为他人眼中的世界和自己所看到的是一样的。所以,不是孩子不讲道理,而是以他们的心智成长程度,还不能适应“讲道理”这种说服方式,甚至根本听不懂。与父母经过社会驯化的思维方式不同,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发散的、创造性的,强行将孩子的思维装进成年人的壳子中,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讲道理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思想家荀子把教育分为“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君子之学”是从耳朵进来,进入心中,传遍全身,影响到行为;而“小人之学”则是从耳朵进来,从嘴巴出去,只走了四寸,所以难以影响到整个人。每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中,都少不了双方沟通和互动,在众多教育方式中,单方面的“讲道理”就像是“小人之学”,父母全力说理,孩子无动于衷。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说:唠叨是把小刀子。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一定要谨记五个字:别讲大道理。“攻心为上”的亲子沟通,既让家长实现了初衷,也让孩子感觉被尊重,是实实在在的“双赢”。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不仅要有理智与规则,也要有保护与温情。为人父母,生怕孩子行差踏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呈现的方式更重要。把话说到孩子心坎里,才是家长最想看到的结果。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就是说,要让孩子明白道理,不是单单从口头上“讲述”就有用的。
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一个理想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因为孩子的认知水平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他们的认知方式中,往往只能从自身出发看世界,在这个阶段,孩子常常以为他人眼中的世界和自己所看到的是一样的。所以,不是孩子不讲道理,而是以他们的心智成长程度,还不能适应“讲道理”这种说服方式,甚至根本听不懂。与父母经过社会驯化的思维方式不同,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发散的、创造性的,强行将孩子的思维装进成年人的壳子中,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