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静大学毕业三年了,从小到大她已经学习了五项所谓的“特长”了。接下来就要开始的是第六项……
第一项是舞蹈,幼儿园还没毕业的时候,算是赶时兴吧,反正她那时候还不懂事,都是她妈给她安排。
90后的孩子没练过舞蹈的怕是不多,她是一大波中最平常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停了,原因是“不喜欢”。
不用多说,舞蹈要想练下去,对身体的柔韧度的挑战是很残酷的,什么横叉竖叉,对于一些身体偏硬的孩子,简直是酷刑。
第二项是绘画,舞蹈还没彻底结束的时候,绘画就成了接替舞蹈的一个备胎,同样不是她妈发现了什么天赋,或者她自己有啥兴趣,纯粹是对舞蹈彻底死心,一时间没了心里依靠,她妈总是觉得,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要是不跟着满大街的兴趣班弄点什么一技之长,就对不起自己生逢其时似的。
画的吧也就一般,肯定不是什么可造之材,在她妈的威慑下,好歹跟了两年,就她妈那急性子,看不出什么明显的长进,也是耐不住的,于是,算了。
第三项是葫芦丝,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小静在她们学校音乐老师那里接触到葫芦丝,一上手就发现还成,能吼得住。
她妈就赶紧给报了个课外班,买了一个又一个的家伙什,紧锣密鼓的就开始了。这个确实还不错,老师教的曲调都能莫名其妙的会吹,而且居然翻转了她们整个家族五音不全的基因,曲是曲调是调的,怎么听怎么中听,这可把她妈乐坏了,总算找到一样感兴趣又能做下去的“特长”。
谁想也是好景不长,初中刚上不多久,葫芦丝那几曲都学了,本来就是相对简单的民族乐器,老师居然老老实实跟小静妈交代说,不用再学了,这个没有太深的内容,会了就行了。
于是,又散了一个。
第四项是游泳,初中毕业的时候,她们娘俩又商量着要学会游泳,并且坚持把这一项体育运动当做小静的终身健身项目,她们一致认为强身健体永远都是正确的。
参加了一期培训班,专门找了教练,在小静妈的鼓动下,刚开始简直是士气高昂,视频教程就买了好几个,泳衣也买了好几套……
一个月过去了,会是会了,但也仅仅就是会了,然后就一次比一次出现在游泳馆的时间短,还没到高中开学,这一场心动就过去了。
第五项是书法,高中紧锣密鼓的三年,啥也顾不上,高考一结束,她们娘俩就又商量着不能荒废了这大好时光,思来想去,觉得会书法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也是件挺帅的事儿,赶明儿走上工作岗位,一出手一笔写出个惊艳来,岂不是极有优越感?
于是,一打打的大方格小方格白板纸,各种粗细型号不同的中性笔,能写能描的的各类字帖……也真是投入的不假思索,毫不吝啬。
然并卵。
大学还没开学,书法热就遇到无缘无故降温,直接夭折。
如今小静早已出落成符合她的名字的娴静温和的姑娘,我遇到她的那天,看到她正背了一个吉他,说刚刚开始报了个班,打算学着玩儿的。
我没说话,点点头过去,然后心里忍不住数了数她这些年来的各种“特长”。我知道这些特长在小静身上,一样都没真的“长”。
偷偷在想,坚持一件事到底有多难?无数次的用重新开始来回避坚持的辛苦,这真的是探索或者培养一样爱好的最佳方式吗?
由此及彼想到我们身边许多工作中的人也像这样,总是热衷于重新开始一项看起来很美的技能……习惯了开始也是一种瘾,每当手边的事情做起了吃力一点,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另一种可以开始的项目,然后许多年过去了,依旧身无所长。
而事实上,这世界上的任何事,开始都不等于结果,就算思想再灿烂,爱“开始”而不爱“坚持”都会让人失去最值得期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