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是笔者对于揭示自然时空奥秘的一种遐想,但绝非是奇思妙想毫无逻辑之言,而是在自我学习很久之后的反思。在我看来,我们所处的时空真相早已被先哲们说透,只是我们缺乏慧眼,缺乏身处古代社会文明的背景或是基础意识形态,因而无法从古人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中悟出他们想要说的,甚至今天很多人在掌握了所谓的科学技术之后,对过去先哲们的智慧更是弃之如糟粕。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想要从我们目前已经掌握的所谓数据和科学理论上,去反推过去那些智慧中蕴含的真知,在我们今天的知识层面上去理解先哲们的伟大和不可思议,希望给我们更多现代人如何理解过去的文化一些启发,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面对中国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智慧,挖掘我们常识中的一些数字所蕴含的智慧,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文明。
中国人都知道民间多有“太岁”这一说法,其中也有很多人也听说过害太岁,犯太岁,本命年这样的说法。比如说今年是鼠年,今年出生的人按照干支历,立春之后生肖就是鼠,等到下一个立春时也就是属牛。今年鼠年出生的人,等到了马年,按照民间的说法就算是冲太岁的年份了,再等到下一个鼠年就是他/她的本命年。我们都知道这是根据十二生肖排序的一个小轮回,每一圈大致十二年的规律。之所以说是大致的十二年,因为这个时间算法不是按照我们常说的西元纪年法{公元xxxx年},也不是按照阴历{依照月相变化},而是按照更为精巧的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小寒-大寒}来计算。那么为什么这一圈是十二年呢?
我们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时空之中,地球与太阳系中星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地球,可以说,这些相互之间的作用是构成地球时空规律的根本。地球年365天,也是根据地球绕行太阳的公转周期而定,而这一周期也精确无误的反应了地球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轨迹近似于圆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让地球出现了南北半球的季节温度变化。这些很容易就理解,因此我们非常自然的接受了一年365天,几乎固定不变的周期规律,而事实上这个直射点的变化在宏观尺度上还不是很大。
那除了直接受热于太阳这样很明显的热作用以外,还有什么别的作用是影响到地球的吗?肯定是有的,只是我们很少去把这些不直观的作用联想到对地球的影响上来,比如引力,电磁力等等。现代科学提供了比较精确的数据,让我们可以大胆的将这些不直观的数值联系到我们的常识中。比如,木星的公转周期是11.86个地球年{365天},而这一数值极为接近干支纪年的12年的数值!也就是说木星的公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的最小公倍数是12年。
除此之外,另一个数值也几乎以同样的巧合呈现在我们的常识中。我们平时所讲的一甲子,也就是60年,这是土星、木星、地球三者公转周期的最小公倍数--土星公转周期29.46地球年。
那么为什么不去研究其它行星的作用力呢?这就要从作用力的大小来分析。太阳系中,除太阳之外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为地球的318倍,质量第二大的是土星,为地球的95倍;另外两个质量稍大的天王星-14倍、海王星-17倍,却都距离地球更加遥远,其公转轨道半径已是地日距离的19倍和30倍;而另外三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虽然其质量不及地球,但水星和金星公转轨道半径小于地日距离,而火星公转轨道半径极为接近地球,按照距离地球远近来说,金木水火土这五星都是“近地行星”。因为也就不难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贯穿医易,指导生活的五行学说来源,也更为感叹先哲们在缺乏太空探索工具的情况下是如何获知这样的规律。究竟是我们创造了文化,还是有站在更高文明维度的圣哲在指引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