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姑其实只比我大7天。
她并非我爷爷奶奶亲生。大家都说她是捡来的。后来听我爸妈说起才知道:姑姑是在我出生的第三天来到我们家的。
我是寒冬腊月初七生的。初为人父的喜悦让爸爸格外的兴奋,并没有别人家那种因为是个女孩而失望的情景。第2天,他嘱咐好爷爷奶奶照看妈妈和我,就出发去我外婆家送信报喜了。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打个电话发条微信就行。是要自己走去亲戚家里才能把消息告知。就在他前脚出了门去我外婆家,爷爷奶奶后脚也出门去爸爸的外婆家了。留下妈妈和我没人管,那可是妈妈产后第2天啊,人极其虚弱无力,东西也没得吃。还是隔壁的大婆看爷爷奶奶出了门,中午都没回,跑来问情况给妈妈打了一碗有两个荷包蛋的汤。妈妈当时人都饿得发晕,咬开那个荷包蛋时,蛋黄液还是半生能流出那种,那股腥味让她忍不住想吐。也是自那以后她看见鸡蛋就怕,怕闻那个味,怕吃。
第3天,爸爸和外婆回来了。他没有当天打来回,是因为去外婆家要翻过一坐大山,然后还要走很远的路。我们在山脚下是湖南,他们在山顶上那边是贵州,两省交界处。下午带着外婆回来的话要摸黑下山,道路崎岖不安全。
第3天,爷爷奶奶也从娘家回来了,带着襁褓中的姑姑。
气的外婆为此还和爷爷奶奶大吵了一架。
原来是爷爷奶奶重男轻女,不喜欢我这个女娃。故意等爸爸走了,就回奶奶的娘家。而恰好奶奶的堂兄弟家生了个大我7天的女娃,要送人。这个女娃就是我姑姑。姑姑的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她爸妈还是想生儿子,所以要把她送走。爷爷奶奶就把这个女娃带回家了。很不可思议吧!不喜欢女孩的人,反而要抱养一个女孩。仅仅只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我,所以赌气跟妈妈同时养孩子,就可以有理由不用带我了。而且他们的说法是自己没有女儿,将来老了(死了)连个洗身上的人都没有。这些话现在看来很荒唐吧,但那个时候爸妈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不过后来奶奶走的时候确实是姑姑帮她洗的澡换的寿衣。
生了我之后,爷爷奶奶还强行和爸妈分了家。虽然是在农村,但那个时候爷爷奶奶的经济条件是很好的,因为我奶奶相当的精明能干还特勤快。奶奶还是那种很要强的人,集体的时候工分争第一,集体解散后承包土地种棉麻。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条件抚养姑姑。姑姑从小体弱多病。奶奶买的羊奶粉给她喝。而我们这个小家就比较惨了,妈妈背着我去放牛砍柴,割猪草,总之她到哪就把我背到哪。爸爸靠着那几分薄田,辛苦劳作。要换钱买家用的时候,得天不亮就挑着红薯啊,玉米啊,米啊,油菜籽啊这些东西去县里的集市卖掉。自己还舍不得买一点东西吃。那个时候真的比较苦。以至于妈妈常说,要是没有姑姑,你不知道有多贵气(就是爷爷奶奶带着我,我会享福的意思)。哈哈现在我妈再也不说这个话了,因为姑姑特别好,知恩图报,对爷爷好,对我爸妈也好,对我们姐弟仨也无微不至。
别看姑姑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现在对我这么好。但小时候我可是经常欺负她的。大概在我上幼儿园的年纪吧,在妈妈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家搬到县城去了。租房子住。爸妈做菜生意。就是从别的农民那里把菜买来,又卖出去,叫菜贩子。然后我在县里上学。到了寒暑假的时候,我就会回乡里奶奶家。这个时候因为我大些也懂事了,爷爷奶奶好像也没有那么不喜欢我了。加上我也有了弟弟。爸妈跟爷爷奶奶的关系也缓和了。在奶奶家,因为我个子高大一些,经常为些小事一言不合我就会打姑姑,她就哇哇哭,边哭边骂乡里那种带问候父母的粗鄙话。那个年代乡里人说话没啥讲究,开口都带脏字儿的,小孩子无意就学去了。姑姑骂的越凶我就打的越重。她还会跟奶奶告状。奶奶看她哭的厉害,还会数落我但没动手打过我。我记得有次我们又闹矛盾了,奶奶维护她,我气的当时就一个人跑回县里爸妈家了。从奶奶家到县城里,大人快步走个不停也要2个多小时的样子才行。我还记得自己边哭边走,走了好久好久才走回家……
我和姑姑的关系随着我们慢慢长大,越来越融洽。我在县里上的我们方家屯乡的中心小学。她在村里上的小学,那个小学只有四年级。当时的大环境是我们那里各个村都只有小学四年级,五六年级就要到中心小学来上,要住宿的那种。很庆幸我和弟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走读生,能够吃住在家是件很幸福且让人羡慕的事情哦!姑姑也到我读书的学校来上寄宿了。平常我会从家里带些菜给她,有好吃的也带给她。遇到过节吃大餐,爸妈会让我邀她回家吃饭。她成绩一般般。读完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在家帮奶奶忙喂猪看牛,砍柴这些农活,也是勤快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