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读了《稀缺》这本书,受益匪浅,将金句摘抄如下:
- 稀缺是一种感觉,觉得拥有少,需要多,人们会变得不幸福
- 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的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 稀缺俘获大脑:稀缺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
- 稀缺会加剧稀缺
- 专注红利: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让我们做到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做到的事情
- 稀缺陷阱:我们会忽略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 稀缺有两种类型:资源少与时间少
- 管窥: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视其他错误,也叫“隧道视野”
- 我们专注、管窥、着手做事、疏忽其他事,都处于同样的原因:那些存在于“管子”视野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
- 管窥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会因此做出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决定
- 眼前的稀缺问题总是会被放大,而与此无关的事物则会被忽略
- 稀缺会让我们产生内部干扰
- 前摄干扰:当我们心里想着其他事物时,就会将其置于思想的中心,而产生忽略行为
- 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
- 稀缺会形成带宽负担,而这就意味着,稀缺不仅会降低流体智力,而且会降低自我控制力
- 贫穷会成为心智的负担,其有效的带宽就会变窄
- 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
- 权衡式思维:在稀缺状态下,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
- 余闲可以将我们从权衡的苦差事中解脱出来
- 稀缺不仅意味着人们没有失误的空间,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
-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
- 节俭悖论:我们在小物件上连几毛几分钱都会斤斤计较,而在大物件上却挥金如土(价格锚点)
- 借用: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然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 借用与稀缺同时存在
- 今天的稀缺会造就明天更大的稀缺,明天的稀缺注定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
- 现时偏见: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
- 稀缺,尤其是管窥心态,会让你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物
- 当我们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的规划未来
- 俘获我们的稀缺,就存在于当下,它所产生的管窥负担,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
- 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
- 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 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
- 制定计划很重要,但并不紧急,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窥心态导致我们所忽略的事情
- 稀缺陷阱尤其令人感到心酸的就是,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就能把拖欠下的所有的债务,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
- 任何一点点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
- 记住: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
- 孤独就是社交稀缺,如果将注意力从他们的社交需求上转移开来,就能做得更好
- 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而独孤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单影只,繁忙的人永远会日理万机,而节食者的计划也总是会以失败告终。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
- 没钱就意味着没时间;没钱就意味着更难展开社交活动;没钱就意味着食物质量的降低,你的健康程度也会变低。贫穷,就意味着在那些决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物上,你都处于稀缺状态
- 若想让限制手段影响人们的行为,就必须令其进入人们的“管子”视野之内,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定期发送提醒
- 就算是那些深谋远虑的人,也常常会低估余闲的重要性
- 我们之所以没有能力构建起余闲,是因为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的事情
- 4.45倍!火星探测器的教训
- 对组织而言,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对余闲进行明确的管理,确保余闲的存在,需要有这样一位得力干将,他所关注的问题,不是今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而是明天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而这些突然事件又如何影响紧张的工作计划
- 只要有可能,就要将警惕性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为
- 稀缺通常是在资源充裕期开始的
- 缓冲机制的构建需要在资源充裕时进行
- 稀缺在许多重要问题中都扮演了主角,但充裕是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