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1、读书目的与快速读书方法;
2、清单写作的小技巧;
3、社群中链接与提升的方法。
今晚准点听完也知也非老师针对清单式写作方法进行的详细解读后感觉收获颇丰。
还没开课之前,我对这个课程就充满了好奇心,这个课程对我而言吸引力太强了。
在有意识地进行写作训练后才发现,脑袋空无一物,想写却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开始,或者,知道写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开始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后来请教了周围很多写作水平较高的朋友,他们给我最多的答案就是,读书太少,没有原始积累,输出质量肯定不高。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确是这个原因!我只知道写,却没有读过相关内容的书籍,最基本的概念都不理解,又怎么能输出有质量的好文呢。
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立刻行动,却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市场上同类主题的书籍太多了,有一些还是大部头,我逐页逐条地去看肯定不现实,一个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另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怎样进行高效的阅读和精准的输出又成为我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正在这时,也知也非老师的精彩解读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她帮我迅速有效的找到答案并直击痛点。整个课程听下来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困扰我多时的问题,被她几句话就给解决了,感慨的同时是对她深深的敬佩。
对于整个课程,我做了一下以下摘要(不是很全面,但是,我认为对自己是很有启发和帮助的部分):
一、读书的目的和快速读书的方法
1、读书的目的
以自己为中心,找到现阶段对自己有用的点和价值。
2、快速读书法
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先读标题、目录、书评和书摘,全部看完后,整本书的精华所在就大体了解了。
例如:
这个章节作者想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哪些方法给了我新的启发?它有没有漏洞?在什么场合下适用?其他同类的书或课里有没有相关的点?我有没有更好的见解?
具体步骤可按一下操作:
001通读感知
通读全书,大概理解所讲的内容。看到自己心动的句子及时划线,打五角星,也可以折页。看完一章,及时用一两句话复述这一章的重要观点,同时写一写自己的理解或者想到的案例。这样既可以提醒自己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也可以为后边的清单写作打好基础。
002 再读提炼
读完全书,花上10分钟,回头再读自己的划线句子和折页处,快速浏览自己的复述和评论。精选怦然心动的观点,再次做好记号。可以直接把喜欢的观点和句子扫描成文字。
003浏览架构
快速浏览自己精选的观点方法,试着问自己,这些观点都在讨论什么问题?这些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每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构思你要选取的重点可以怎么组合。
读书一定要找对自己有用的点,并且真正去践行。
读书对自己有用,能真正践行。
二、清单式写作的小秘诀
一篇文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好的清单,不能光是干货,底下可以举例子,打比方,讲故事。
001 提取小点,整合架构
把精选的观点和方法先搬到文档里,给它们分出小点,按照你设想的组合方式调整顺序,归类整合成原始材料。
002前后联系,重读细节
把原始材料按照架构进行改写,让句子通顺,有逻辑,有可读性。观察这些观点是否对你想论述的问题有帮助,没有就删除它。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大观点论证材料不够,有些观点逻辑不通。那么你就重新回到书上,重读细节,把散落在书中不同位置的论述联系着读。
003 精读章节,联系整体
有时你选取的观点大部分集中在某几个章节,那么就反复再读这些章节,同时再到其他章节中找到相关的论述辅佐。注意这些重点章节在全书的作用,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这些观点。
更高的位置: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是背景材料?过程方法?推断结论?它在全书的架构中处于哪个位置……
三、社群中链接与提升的方法
不要只顾着自己写、只看自己的,要多看优秀作品,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向他们学习。
努力去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你能给别人提供价值,自然就讨人喜欢,自然就有人愿意跟你玩啊。
喜欢并擅长鼓励别人,能帮你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我关于今晚课程的感悟和输出。
整理的内容有一些琐碎,但是对我来说,都是精华中的精华,舍不得丢掉任何一条,所以就默默保留啦!
PS:“纸上觉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自己不单单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去做,去践行,并一直坚持下去。坚持下去,肯定能够变成我所期待,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