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江南的一个农村里。
一条河经过我们村,名叫袁河。小的时候,那里是我们孩子们快乐的天堂。
暑假到了,我们会在河边的沙洲上放牛,那个时候的小沙洲上到处都长着茂盛的草。我们把牛放下,然后到浅浅的清澈的河水里捡螺丝、摸鱼儿,在石头缝里捉小虾。
我最喜欢的还是捡螺丝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容易的活儿。我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弯下腰在小河里捡起了螺丝。河里的螺丝和田里的、池塘里的不一样,它们更小一颗,而且更干净,吃起来也更美味。我们可以带壳去炒,也可以把里面的螺丝肉挑出来炒着吃。记忆中,我最爱吃姑父炒的带壳螺丝,真是美味至极啊!
如今,家乡的小河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由于挖沙机过度挖沙、淘金,人们不断地污染水资源,这里原来长着着茂盛青草的沙洲不见了,清澈的见底的河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不见底的浑浊的河水,沙洲被坍塌。
家乡有很多的小山丘,山上有很多的植物。我们放学后,会去那里寻野果子吃,也会去摘点野菜。
我最喜欢的一种野菜就是栀子花了。栀子花的颜色是白中带点黄的,香气芬芳扑鼻,沁人心脾。拿回家后,把花蕊去掉,再到清水里用点力搓一搓,挤干水来就可以下锅炒了。奶奶在厨房做的时候,我早已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做好后,用筷子夹一点,放入口中,满口的清香。
如今,山上由于前几年办了一个塑料厂,好多的植物受了污染枯萎了,山上变得光秃秃的了,我再也看不到孩子们摘野果子吃,寻野菜的画面了。
记得以前,家乡的人儿是很善解人意的,热情友好的。有一次,我和伙伴们去放牛,我把牛儿放入沙洲上,然后就在大树底下和伙伴们玩游戏。我玩的入迷了,过了很久,我都没有去看看牛儿在不在吃草。突然,沙洲上的一位大妈叫起来,说谁家的牛儿在这里呀,吃我家的花生苗。我们跑了去,我才发现原来是我家的牛儿,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大妈见我这幅模样,知道我已经知错了。他没有追究我的责任,温和地说:“下次不能再这样了。”然后摸摸我的头。当时,我真觉得大妈是个好人。
如今,我每次都不怎么愿意回村里了。每次回村里,路上会遇到村里的人,我会在他们看向我的时候,对他们微微一笑。但是,接着我的笑容会僵在脸上,因为,他们似乎像看陌生人一样扭过头去,继续走自己的路。
印象最深的是端午节的时候发生的事,每遇到一个人,她们要么当面对我说:“你怎么长得这么胖了!有一百三十多斤了吧?”我没有回答。要么在我的背后议论,说我怎么长得这么胖。听到这些,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我真的很想问,如果你是我,愿意听到这些吗?
以前,村里青壮年还是挺多的,村里的房子里都住着人。村里也更加热闹。白天,他们早早的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傍晚,他们在晚霞里回家了。夜晚,家家户户亮起了电灯,菜香味从窗户里飘出来。
如今,村里差不多变成了空心村。只有老人和少数小孩在村子里。许多房子都没有住人了,他们都搬到了附近的镇上,或者县城里去了。许多的田地荒芜了,长满了杂草。
家乡的景物变了,家乡的人儿变了,家乡的热闹没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不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