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阿土菌
前段时间,大数据给我推送了一条沙雕新闻:“辅导作业动了胎气,二孩妈妈意外早产”。
光这标题就让人啼笑皆非,我以为这又是什么网友杜撰出来好博眼球的洋葱新闻,点进去一看这居然是发生在绍兴的一件真人真事。
好奇心驱使下,我上网查了相关的信息,然后我发现无独有偶,在去年各大媒体也曾报道过什么“父亲因女儿写作业磨蹭,愤怒拍桌导致手骨骨折”和“因辅导作业,爸爸突发心肌梗塞,住院保命”之类的新闻。
看来这么悲催的父母还不是个例呢。
给孩子辅导作业,这几个字落到一些家长耳中简直就像是听见不知为谁而鸣的丧钟。
现在要是没个好身板,当爹妈的都不敢随便给孩子辅导作业了。
那几篇新闻一出来,家长们都不禁感叹:看来以后再给孩子辅导作业,我除了要提前准备好热水、降压药和速效救心丸,就连自家附近医院的ICU都最好先预定个床位以防万一,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人父母竟然成了高危工种。
相对比之下,老师不是也要每天批那么多份作业,指导那么多“不开窍”的小孩子吗,怎么他们就没事,反而家长这边就先扛不住了呢?
是因为老师的职业素养更高吗?还是因为老师把一部分责任和压力转介到家长身上?
都不一定。
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是眼前那个磨磨蹭蹭一下午做不出一道题的糟心孩子不是老师自家的。
要是这孩子是老师亲生的,那哪怕是特级教师也得心口疼。
换句话说,为人父母对子女感情投入更多,难免会因孩子的“不完美”而心生焦虑。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要求。
面对一道孩子怎么想都解不开的题,老师心平气和,是因为他讲题前默认这个知识点孩子是不会的;而家长暴跳如雷则是因为这道题还没讲呢,家长心里就在想: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能不会?!
父母的期望更大,失望也更大。
所以他们着急上火,拂袖拍桌也就不稀奇了。
可是孩子作业写不好,真的值得父母那么着急吗?他们在急什么呢?
就像一位网友对那位不幸去做心脏搭桥手术的爸爸说的那样:“才五年级,你要好好活着。”
我同样想问:我知道孩子现在数数数不清,拼音老弄混,可是他才刚上小学,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你现在急什么?
有的家长可能要说了:现在不急,以后就来不及了。
这些人急匆匆的,总是恨不得孩子学习知识能像他们平时把文件转移到移动硬盘里那样方便快捷。
他们不光为孩子写作业着急,更为孩子的课程进度着急。
学校教的这些算什么,孩子光学学校教的怎么够?
学校的教学进度也太慢了,等你学完了方程式,隔壁家的小朋友都能画坐标轴了!
义务教育只能算是温饱线,想要脱颖而出还要想办法自己早学多学!
要上初中了,我怕孩子跟不上,赶快给孩子多报了几个班,这叫笨鸟先飞!
近些年课外补习班遍地开花,在孩子的教育竞赛上,所有家长都打算让自家的孩子偷偷抢跑。不,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行为甚至都称不上是“偷偷”,因为在十个人里有九个抢跑的现在,按时出发的那个孩子反而才是那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异类。
出于对国家公立教育的不信任,以及对孩子不超前就要落后的焦虑,许多家长往往未经思索就给孩子安排了远超他们自身能力范围的学习任务。
这种做法往往只会让家长与孩子双方都苦不堪言。
我并不是完全反对父母带着孩子报班抢跑,提前进行学习,但前提是你哪怕要弯道超车也要按着规矩来啊。
农民都知道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修养的道理,孩子的学习同样不可能一蹴而就。
你给孩子定目标,这个目标需要是孩子蹦一下能够到的。
孩子的认知能力是分阶段成长的。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孩子的认知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岁-成人)。
接下来,我会主要讨论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这两个阶段的特点,因为7-12岁正好覆盖了“作业问题大户”,也就是小学生这个群体,而12岁以上则代表初高中生。
7-12岁,具体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比如他们渐渐能理解物质、重量、长度、面积、体积、分类概念、序列概念和关系概念等。
具体运算使孩子能够使用心理活动替代物理活动。
不过,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虽然孩子在认知水平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他们理解问题时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孩子们理解起来仍旧有困难。
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父母向他们传达信息的时候,仍旧要注意避免使用太过笼统抽象的词语,因为他们理解不了。
12岁-成人,形式运算阶段。
12岁以上的青少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推理等高级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够看到事物的不同层面,具备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让他们的思想更为独立。
看到两个阶段的区别了吗?
两个阶段的孩子最大的分水岭就在于对“抽象”这个概念的理解上。
你要求一个小学生去做线性代数,他做不出来是正常的,因为他们还不具备抽象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理,一个小学生听不懂一个成年人对一道题的讲解思路,不一定是因为小学生不认真不努力,也有可能是成年人的解题思路或者使用的语言对他来说太超前了。
孩子迷茫犯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被允许的。很多时候,你要求孩子笨鸟先飞,孩子飞不起来不是因为孩子笨,而是你这个大人在无理取闹。
了解了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公立教育真的有那么落后吗?
我调查了一下今年教育部最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安排标准,在第一学段1-3年级(考虑到各地入学年龄可能有差异,孩子一般处于6-10岁这个区间),孩子需要掌握的内容大致包括:
*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并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 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等符号。
* 掌握四则运算,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掌握常见的量,如元角分,年月日等概念,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 初步了解图形和几何,辅助实物能够辨认二维图形和三维几何体
* 能够对长度重量进行测量
* 结合实例理解图形的运动和位置
* 初步掌握统计方法,能对事物进行分类,用自己的方式能够进行简单的整理
……
等孩子年龄渐长,升入第二学段,也就是4-6年级(10-13岁),孩子需要掌握的内容也有了更多要求:
* 认识万以上的数,掌握十进制,能用万、亿两个单位描述大数
* 理解并掌握公倍数、公因数
* 掌握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
* 掌握式与方程,理解X和等量关系等概念
* 图形几何题中开始出现辅助线,孩子能够计算两点之间距离
* 测量不规则物体,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换算
* 统计方面,要求孩子能够使用各类统计图,会计算平均数,能通过统计数进行分析和预测
……
从数学课的课程安排上我们就能看出,相关专业人士在制定课程内容的时候,绝对有把孩子在不同阶段认知程度的差异纳入考量的。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足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课程内容都尽量贴近孩子的认知水平。
比如在讲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年级的数学老师不会一上来就问:24-7=?
老师会把问题会被描述成“河边有24只小鸭子,游走了7只,大家来想一下现在河里还剩多少只小鸭子?”
作为成年人你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描述起来很啰嗦,可是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小鸭子”这个实物来帮助理解。
这就是幼儿和成年人在认知理解能力上的差异。
等到了中高年级,孩子开始逐渐具备了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这时候他们再接触“3X=50-17,求X=?”这类问题时,就能够理解“X”这个概念了。
但是如果你要求一个处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解答方程式,他们很难理解卷子上那个黑色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所以,我们的义务教育课程会这么安排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在教育的大面上,我国现行的教育是有章可循的,作为一般人没必要过多地受到媒体和舆论的影响,无端地质疑和苛责公立教育。不管是在教育学还是心理学方面,有那么多巨人的肩膀等着你踩,你还是别老想着标新立异或是另辟蹊径。
更不用说,很多时候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还真不是靠勤能补拙、激发潜能就能解决的。咱们啊,别太唯心,还是要客观一点,相信科学。
说真的,平时少看点什么鸡娃牛娃神童专辑,你生的孩子你还不了解?那小家伙又不是哪吒,肉体凡胎的孩子哪个成长不需要时间,人家跟着学校本来学得挺正常的,按部就班地来,爹妈你急什么?
参考资料《202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最新版)(最新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