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拿来主义,是一种病;那么只想收益,又不懂理财为何物的你,估计已经病得不轻了!!!
从上学开始,老师就教我们,凡事要多思考、多实践。
实践出真知,不可一味的照抄老师的板书和同学的笔记,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变不成能力。
而我认为,理财跟学生学习一样,不经过思考得到的答案都是在耍流氓。
前不久我加了一个微信群,是关于理财方面的。
群里非常热闹,但奇怪的是每天大家讨论来、讨论去,都是些简单到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比如:
“货币基金到底是什么东西?存款吗?有风险吗?”
“我有几万块,放在哪里既安全,又有收益?”
“请问,你们都买了哪些基金呀?代码多少?我也照着买”
“我听他们说,最近股市飘红,基本上都能赚钱,你们都买了哪些公司的呀?”
诸如此类的问题,简单粗暴的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我只要答案,至于原因,不想深究也懒得学习。
问题特别多,回答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原因何在:
比如前两个问题,只要会上网,百度一下就知道;后两个问题,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也许,问的人会想:既然大家都在一个群里,遇到问题发出来,总会有人知道、也总能有人回答,比起自己上网查资料、深度分析,容易多了,何苦自找麻烦呢?!
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拿来主义”吧!不管别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反正不用思考;也不管是否合适自己,总之,照着别人买就是。
其实吧,我认为不管是学习或是理财,起码应该是在自己懂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遇到问题再和他人进行展开讨论,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张嘴问,完全不动脑。
对于理财小白来说:
首先、我认为小白理财的首要任务,不是看着别人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是应该多看、多查资料,实在不明白,再问别人这样子更好,谁的时间都有限,谁的精力也有限。
通过学习理财基础知识,至少知道理财方式有哪些?投资渠道有哪些?
其次、通过风险测评,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清楚自己适合的产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制定出适合自身的投资标的。
最后、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有计划的进行资产配置,做好自身的理财目标。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个万年不变的真理告诉我们,理财有风险,不可人云亦云,“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见解。
对自己负责,更要为自已的财富负责!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