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nìng)。”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相关人物】
冉雍:字仲弓,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29岁。冉雍是一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高贵之人。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孔门十哲之一。
【古语译读】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虽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干什么呢?强嘴利舌地同别人争辩,常常被人讨厌。你不知道仁不要紧,但不要用口才来衡量人。”
【解析】
春秋的时候,人们都以口才好为时尚,所以冉雍的不善言辞被许多人诟病,认为他不算一个贤人。但孔子却强烈地反驳了这些人的话,在他看来,一个人处世立身,不一定非要具备良好的口才,有仁德就算是贤人了。而且孔子还说,口才好的人大多善于夸夸其谈,高谈阔论,表现上看好像很有本事,但实际上却往往没有真才实学。这样的人,不仅不是贤人,反而会被人所厌弃。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孔子的话有些偏激了,其实,孔子并不是在贬低口才好的人,而是在表达对一些逞口舌之快的人的不满和唾弃。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告诉我们,认识一个人,不能仅以言辞辨其才,更重要的是要考察他的行为,深入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