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对于淳于髡与孟子关于“名实”的对话颇有感触,反应出即便是淳于髡这样的人,也难以读懂孟子,一个真正的君子,必定一切以“仁”为本,恰恰大多数人对于难以理解。孟子的观点非常明确,如果君子都是基于“仁”,那么就没有必要非得所有的人走一样的道路,君子亦仁何必同。
原文如下: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大意是:
淳于髡说:“看重名声功业的,是为了他人;不看重名声功业的,是为了自己。先生位于三卿之中,名声功业上都没有为上下作为就离开了,这难道是仁者应该有的的行为吗?
孟子回答道“身居低位,不以贤能来侍奉不成器的人,这是伯夷这类人;五次投奔成汤,五次服务夏桀,是伊尹这类人;不厌恶昏庸的君主,不嫌弃小官的职业,是柳小惠这类人。这三个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样,但是目标是一致的。这是什么样的目标,就是“仁”,君子能够做到“仁”的境界,何必一定要走相同的道路。
淳于髡说:“鲁缪公在位时,公仪子执政,子柳、子思为大臣。鲁国削弱的非常严重,这说明贤能者对国家也没有什么作用?”
孟子说:“虞国不用百里奚而灭亡,秦穆公用百里奚而称霸诸侯,不用贤能者最终灭亡,削弱又从何而来呢?”
淳于髡说:“从前王豹住在淇水边,河西的人都会唱歌;绵驹住在高唐,齐国西部地方都会唱歌;华周、杞梁的妻子,为丈夫的死而哭得异常伤心,因而改变了一国的风气。内部存在什么,一定会表现在外。如果从事某项工作,却看不到功绩的,我不曾见过这样的事。因此现在是没有贤人,如果有,我一定会知道的。”
孟子说:“孔子做鲁国司寇的官,不被信任,跟随着去祭祀,祭肉也不见送来,于是他匆忙离开了。不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争祭肉而去,了解的人则认为是为鲁国失礼而离开。至于孔子,确实要自己背负一点小罪名而走,不想随便离开。君子的作为,一般人本来是不会认知的。”
个人看法:
淳于髡对于孟子在齐国享受优厚待遇,位于三卿之中,还没有发挥作用,就这样不珍惜机会,居然离开了,表示不理解。甚至用君子之仁来套孟子,希望孟子回心转意,原来真的不懂孟子的心。孟子离开齐国,绝对不是待遇问题,也不是没有机会做更大的官,而是价值观理念的问题。伯夷、尹伊、柳下惠三位圣人,他们的风格,他们对待事业,走的人生道路完全不一样,但是在总目标“仁”方面是一致的。所以孟子提出“君子亦仁何必同”。甚至像孔夫子这样的圣人,在做鲁国司寇的时候因为祭祀时的肉没有到位而辞职,不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争祭肉而去,了解的人则认为是为鲁国失礼而离开。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但是所有的选择一定要基于“仁“的基础之上,仁是什么?仁就是我们内心的良知良能,仁就是我们基于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发展的价值观。这个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心”,后来被王阳明发展为一种知行合一的“从良知而行”,违背良心违背良知的事情,给我们再大的好处,我们都能不要。我们不接受不允许自己欺骗自己去做一些假大空的事情。现在我终于理解孟子为什么一定要离开齐国,因为齐宣王的价值观里依旧停留在高高在上的称霸野心上,并没有发自内心为老百姓服务,没有“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正确理念,道不同不相为谋,离开齐国是孟子必然的选择。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以仁为本,以良知为本,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础。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71:君子亦仁何必同
2018-11-11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