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日本作家河合隼雄写的书《什么是最好的父母》,看了一小部分,在看到关于“学前教育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有点感触。
作者的意思大概为,太多的家长因为一味追求“看得见”的成果,比如孩子能够掌握很多知识,能够有很多技能,就会让父母觉得“安心”,这种有点“揠苗助长”的做法,实则不是非常可取。
学前儿童最重要的是开心的、自由的玩耍。
不由得想到昨天我还在和公婆说,可以教宝宝一些东西,他们也会因为电梯里看到同样近2岁的宝宝会数数,不免焦虑,觉得需要去教宝宝。
这时候,我发现自己竟然也会陷入这种模式中去,我还和他们说可以尽可能给嘟嘟教一些东西。
由作者的这篇文章加上对昨天自己言语的反思,我在考虑,到底什么对这个阶段的宝宝是最重要的?
聚焦关键的少数,才能做得好。
由最近宝宝的行为来看,他可能是因为生病了,有点“不安全感”,只要我在家,他就会“妈妈、妈妈”喊个不停,昨天我和他说,我要出差,他竟有些回避我的举动,这是他的心理防御吗?
所以对我来说,这个阶段,关键的就是他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有安全感,有棒棒的身体。
所以在他需要我的时候,就及时给他拥抱。
不过每次在我吃饭的时候,他都要我抱,这个问题怎么破解?他不饿,也要我陪他玩。。。还不知道怎么解决。
至于吃饭的问题,他很挑食,只能顺应他的喜好了。
总之,健康的问题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