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之所以神秘,并不在婚而在军,中国军队是一个神秘的组织,即使你在这个组织中服役到退休,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它。军人的恋爱和婚姻同样也带着神秘的色彩。
不同岗位的军人,组织对他/她婚姻的要求也不同。就空军来说,飞行员的婚恋是组织上更加重视的,在配偶的选择上会政审更严格一些。对于一般军人,没有太严格的政审,相对来讲,对军官比士兵标准要严格,但政审程序都是要履行的,这是既是对军队组织负责,也是对军人本身负责。
首先说军人的恋爱,大多数是异地恋,一年也没几次见面的机会,好不容易休假见面了,有时还会突然接到领导一个电话,就提前结束休假归队。这种事我的战友们经历过,我也经历过,那时没有办法,谁让咱们是军人呢?军人就得服从命令,如果不能理解部队命令威严,这对象不处也罢,否则,即使结了婚,早晚也得离,因为这种突然的“命令”时不时会发生。
婚前政审,一般军人对象的政审,由当事人自己按部队要求到所在的单位或村乡(镇)、街道开一个证明即可,而重要(敏感岗位)人员则不同,部队会派出专人到对方所在的单位或村乡(镇)、街道,甚至还到家中调查了解,以确保“政治上合格”。对于军人涉外婚姻,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婚恋是禁止的,不用解释,大家都懂的。
军人家庭,除了军人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上比一般家庭少得多之外,军嫂肩上的担子,比一般人的妻子重多了。即使住在部队的公寓房,也会因为值班不能天天回家。夫妻两地就不用说了,但领导还是有考虑的,我们那时候,夫妻两地分居的,军人每月发夫妻分居补助费40元,不知道这40元是怎么定出来的。为这40元分居费,基层官兵曾经编了不少段子,因为不是正能量,此处省略N个字。
基层部队的领导不好当。乍一看,扯远了,说军婚怎么扯到领导不好当上去了。不管是夫妻同地,还是异地,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夫妻,特别是年轻的夫妻,长时间不在一起,是会出问题的,出了问题找谁,当然得找领导。某部曾经发生过一群媳妇集体找领导理论,说部队要是打仗不能回家,我们能理解,这平时一个月关着不让回家,谁受得了?!你不让他们回家可以,派人帮我们扛煤气罐吧。后来,我了解到,教导员真带着人去市里家属院帮助扛煤气罐。
当然,还不止扛煤气罐这么简单。有士兵情绪低落了,领导了解到对象闹分手,领导得做思想工作;有军官、士官夫妻家庭矛盾闹离婚,领导也得做思想工作。曾经为一对夫妻闹离婚,在他们夫妻之间反复调解,谈了几次话,请了几次饭,甚至连老婆也动员一起去做工作,最终仍然无效。有个军人妻子,直接打车到连队找领导,要求让她丈夫回家。这部队军官,比居委会大妈,也不相上下了。
军人配偶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军人的思想,影响到部队的安全稳定。曾经间接参与官兵婚恋问题调查,很多事故案件的发生,都与家庭,尤其夫妻感情出问题是主因。曾经一个军官妻子,因为丈夫战斗值班不能回家,居然跑到值班室大吵大闹。还有个别妻子因为丈夫职务没有得到调整,冷嘲热讽,更有甚者,找到单位领导理论。一个军官因为7个多月在外执行任务,请假回家未获批准(因任务特殊,挑选人员时就声明: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回家,家属不能来队。汶川地震,大家都没回家),居然突然精神失常。
军人离婚率也和社会上一样,呈上升趋势。虽然法律规定军人离婚,须经军人一方同意,但时代在发展,双方都能理智对待,不用麻烦组织也能处理好。闪婚、网恋等在部队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结得快、离得也快的照样有。军人离婚的一个高峰,更多不是在服役时,而是在军人转业时。有一年,我的老家从东北转业回家12名军官,7人离婚回到原籍。驻地找对象结婚,就存在转业后是留在驻地还是回老家的问题,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就为分道扬镳埋下了隐患。
年轻的军人们,和向往成为军嫂的姑娘们,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婚姻是一定要考虑现实生活。童话里故事都是骗人的,军人荣誉的光环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不仅仅是军人的付出,也是军嫂们日复一日的付出。军嫂,要有妻子的温柔,也要有汉子的坚强。
(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