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幸福感极高的人,经常感觉幸福到不能再更幸福,这种时刻幸福感爆表的状态也经常遭到鄙夷,“没追求”、“穷乐呵”也是部分朋友贴给我的标签。
我一直以为最爱的是秋天,可看到春天百花绽放、万物复苏,又觉得春天才是最美的季节;当夏天取代春天,女孩们穿着各色衣服,我也可以不停更换飘逸长裙的时候,我又忘记了春天;秋天凉风拂面,落叶满地,空气中夹杂着野草和泥土的清香,我的心又被这完美的凄凉感占据,渴望到一个全是秋天、秋味很浓的地方去;再后来,到了白雪皑皑,世界静到可以听雪飘的声音的,白茫茫的大地上偶尔现出一排神秘的动物脚印,我又爱上了这洁净的冬。我没有最喜爱的季节,我喜欢每一个季节。
我喜欢每一个季节里的每一种天气。
眼光明媚的时候,我会拉开全部窗帘,让阳光射进温暖的房间。洗净所有的衣服和床单,让它们在太阳下晾干,特爱晚上躺在被窝里,嗅着被子上那股阳光和风的香味。我喜欢雨天,尤其是秋雨之时,温度渐渐降下来,但还没有到刺骨的时候,在雨天的假日里,拉上窗帘,打开房间里所有的灯,穿上软软的睡衣,懒洋洋地给自己做顿丰盛的早餐,电脑里放着柔美安静的音乐,我在书架边徘徊,随手抽出一本小说,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慢慢地品味,累了,就伴着雨声睡会儿。或者下载一部电影,桌上摆着零食,外面的世界,除了那安静的雨声,其他的与我毫无关联。雪天,我可以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去看雪,让一片片晶莹的雪花飘落在我的头发,如果够幸运,还能听到脚踏着雪的声音,偶尔闻到校园里某墙角的寒梅散发的淡淡地清香,若隐若现,恍若隔世,红色和白色的山茶花开得正艳,上面铺上一层松软的雪花,世界如此美好。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便开始了住校生活,高中之前,都是那种集体宿舍,二三十个女孩挤在一个屋子里,家里的小房间就只能在周末属于我。当年家里的房子很破旧,用石头和黄泥修成的房间时不时的掉一大堆泥土,散落在我每周擦干净的桌子上,但我还是很享受去装饰它。别人送的漂亮礼品盒子,我会当成宝物一样,把上面好看的图案剪下来,挂在房间墙上或贴在柜子上,我的房间里永远都有野花。
后来,研究生毕业后,我有了一份工资不算太高但是完全能养活自己、并且可以偶尔孝敬下爸妈的理想工作,这份工作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且周周三休,寒暑假不缺。我不用去讨好谁,不用认识领导是谁,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学生打交道。于是,我的幸福感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截。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周五下午和闺蜜一起出去吃顿“大餐”,如果愿意,周末可以回家,参加校友聚会,约上一批人去骑行、逛街、打球,如果不愿意,我可以谁也不用见。可以每年暑假都计划一次旅行,带着自己不多的存款,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去那向往之地。
还有一件使我非常开心的事情,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空间,房间不大,二、三十平的样子,但是足够让我折腾了,我会每天把地板拖得一尘不染,关上门,这个世界就属于我一个人,安静却不孤独。我习惯性地将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各种书籍,即使不看,也能增加内心的充实。桌子上永远都会有花,有些花是手工的,永不凋谢,有些是晒干的勿忘我,插在精美的玻璃酸奶瓶或饮料瓶里面,除了这些,我最喜欢的还是自然的东西,所以每周会出去摘一束野花,放在盛水的“花瓶里”,冬天时节,野花难觅,我便将那盆绿绿的吊篮放在电脑桌上,看到花和绿色,心就更明朗。
最爱的部分还是阳台,我一直认为,以后的房子不用多大,但是一定要有阳台,不然会给我窒息的感觉。现在房间的阳台在我眼里还算大,可以一部分当厨房,一部分种花草。搬进来不久,桂花树、野菊花、山茶花、仙人球、兰花、茉莉花等就被我买了来,我很享受培育它们,看书累了出去浇浇水,享受看着玻璃缸里面的水仙花从一个白色的球到发芽,到开花的过程,也会因为从校园里摘来的牵牛花籽在我的阳台上发芽了而心情大好半天。当然,这些植物并没有都活下来,但是,它们的存在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美丽的色彩,也让我的心情安静而美丽。
看到美景,我会幸福,哪怕只是一朵花开;吃到美食,我会幸福,哪怕只是一碗清汤小面;收到工资,我会幸福;看到爸妈笑,我会幸福。
我没有更多的祈求,只愿幸福感一直跟随我,多么感激我有一个健康地体魄,美满的家庭,健在的父母,有如此多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我才有心去体验这一个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