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我在三年级儿子本周的家校联系本上家长留言栏写到:
“墨墨坦言需要安排自己时间的自由权利,我们商量好只要他能够独立完成学校作业以及老师的要求,那么我们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提醒和监督,他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事情。 希望他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提升,以及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当写下这段话,作为本周孩子一个状态的概括,我清晰的看到他在成长,一点一滴的我们都在关注与参与。我想,这就是养育与教养,反过来,这种关注同样要用在自己的身上,一起都在各自成长,才能彼此都变得更好,适用于所有的关系里,夫妻是,朋友是,亲子如是,自己与自己也如是。
我想到自己近来在工作中,明显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在职位存在的价值感与重要性,来源于自我的工作能力与态度的肯定。一个人自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与态度,渗透到和你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是折射与镜子,遑论朝夕工作。当某一天某刻,我踏出了那一小步,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一种突破,内在力量增强才能勇于面对,那是一种成长,这种喜悦感,足矣扫平近来繁忙的疲惫。
我会因为这样点滴的进步得到隐秘的满足,增加自我的肯定感,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充实。
以至于本来打算小睡的下午,久违的能定下心来写了半个小时的毛笔字,看了会闲书,做了两个人的晚餐,饭后还去河边走了40分钟,洗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的时候心情都是美丽的。
我喜欢自己这样的状态。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
都说女人要富养自己。富养绝对不仅是吃好穿好给自己花,更重要的是富养自己的心灵。虽然听起来很鸡汤,但是内心的滋养才能算是顶级的富养自己。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孤高之地。
我最喜欢和向往的就是法国女人的松驰感,她们善于打理自己心灵的秘密花园,神秘又感性,自足又自我。
这种自我感也是塑造自身独特气场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求同存异,是可以理解尊重他人你并不认可的东西,回过头来依旧坚持自己的喜好与感受,坚持你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为人处世之原则,继续过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当某一天,我清晰的知道,耳边她们谈论的东西与价值观并不是我的,努力换一套房或者换个昂贵包的存在感,孩子的教养焦虑与他人的看法……我再没有丝毫的困惑与动摇,哪怕“似乎大家都这样”,但那并不是我要为之的理由。不用刻意求一种“同”,哪怕我依旧没有坚定清晰的人生目标,但是我知道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并愿意坚持的,我不再用社会上许多别的价值观去苛责自己。
我轻松很多,也变得更平和。
明哥说你有没有发现你最近脾气变得更好了?
我惊讶了一下,真的么?
我想也许这就是内心更松弛一些带来的。
小朋友的作文是写植物,某种花。
院子里刚刚移栽了几棵草莓,有两株开了秀气小巧的白色小花,普普通通柔柔弱弱,完全没有它果实那样鲜艳妩媚的动人色彩,它在风中惹人怜爱,如同青涩的少年。
我陪他搜寻关于草莓花的相关资料时看到了这一句“年少的我们都曾是一朵草莓花,在我们成为媚俗的草莓之前。”在几乎全部称颂草莓中难得写到草莓花的花语与故事,印象很深刻。
多么动人的话啊。年少的我们都曾是一朵草莓花。
青春少年永远都是人生诗意的篇章。我也曾追忆怀念缅怀过那段曾经最肆意的时光,可是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动人,伤感淡淡,我在此时此刻顿足,又觉得那只是我人生的一段体验,它很好,但不是最好。
人生很长。
此时此刻的现在很好。
未来也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