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天生爱模式,我们看看下面的图片:
你看看,能看到什么?我们在第一张图里,可以看到两张脸和一个花瓶,第二张图里,可以看到没有边界的三角形(凯尼泽三角形),尤其是中间那个纯白色的。
再看下面的这张图,很容易“脑补”出它实际上是什么吧?
为什么容易脑补出这是一只正在奔跑的狗呢?为什么我们很容易补全缺失的信息,为什么我们可以拥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呢?(比如说:“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不定一能影阅响度”,这句话你会自动纠错)
2
我想给出的原因是:人是碳基生物。所谓的碳基,就是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生物。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大多数是碳基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以碳和水为基础,因为构成碳基生物的氨基酸中,连接氨基与羧基的是碳元素,所以称作碳基生物。
所有生物生存都需要能量支持,碳基生物的能量转换时长较长,需要吃东西、消化、存储之后再次调用,其实效率非常低的(对比一下:如果电脑是生命,它只需要插电就可以使用了)
由于碳基生命的能量转化效率低,所以,我们进化出一种能耗最小原则:只要可以降低能耗的策略,就会大范围地投放。比如说我们经常说:“反正……”、“不就是……”,都是简化思考的策略,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整个就是能耗最小策略的具体案例。
本文开篇的模式偏好和识别、错误纠正,都是因为能耗最小策略持续投放的原因。
关于能耗最小的策略,在一个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逻辑。逻辑里,有两个很重要的词:归纳和演绎,就是典型的一个实例,我们来看看原理。
如果说,面前有很多事情,如果要逐一认识的话,那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很多,每一个事物出现都要耗费精力,所以,“能耗最小策略”就会发挥作用。人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某一种模式来让自己更快地认识事物,并投放相关的决策策略。
我们很有可能从中拿出一个事物,然后通过总结、归纳,形成一个简化、通用化的抽象概念,这一步,叫做模式的构建,经过归纳和总结,就会形成某一些抽象模式。在后续生活中,我们将一直启动着模式识别,一旦遇到了和这个模式匹配的事物,就会直接调用相关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一个演绎过程。
举个例子:如果吃饭的时候,发现一碗面条正在冒着热气,你吃了一口,发现自己嘴被烫了,于是形成一个逻辑:如果冒着热气的饭就不要吃。于是,下次看着冒着热气的菜,就选择不去动筷子了。这不就是教育里最常说的举一反三么。
来,我们再来更进一步,给出专业概念:假设、后验、先验。
我们分别来看看这几个概念:
- 假设:我们事物的假定,用来解释和进行决策的基础。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假设的存在,他们会无意识地忽略假设。前文所提到的抽象出的简化、通用化的概念,也是假设的一种而已。举例:“冒着气的菜就是烫嘴的”,这就是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是如果是干冰就不见得是对的,所以,假设有可能符合真实世界的样子,有时候则是不对的。
- 后验过程:其实就是解释。一个事物已经出现或者发生了,我们如何用已有假设来进行解释,通常来说,只要能够自洽地解释,就说明后验过程行得通。比如说,世界杯的时候,有只章鱼,如果赢球,它就进入到左侧的窝里,输球就进入右侧的窝里,这就是一种解释,就是后验过程。除去那些无赖之事,后验通常都是在寻找规律。
- 先验过程:其实就是应用规律,或者叫指导实践。在事物发生之前,就提前根据一些观点/征兆/假设/典籍/经验来预测可能,比如说:章鱼进入左侧的窝,明天就会赢球。这就是先验过程,如果你每次先验都能正确,那通常会被称为先知、神。想想看,你在孩子面前教导他:如果这份菜冒气,那就会烫嘴,后来果然烫嘴了,孩子就特别崇拜你,你就是他的神。其实,神都来自于一些方法和知识的差异,掌握一些方法就是可以造神的,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未来再聊。
所以,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把上述过程说明:
在做一件新鲜的事情时,从中梳理出假设,然后用假设去指导先验过程,但不见得每次先验都能成功,所以:没有成败、只有反馈,不断去校验和优化假设。很可能,人生大约就是这样的过程而已。
4
这个话题引了好久啊,终于把逻辑说清楚了,那可以回归主题了:有三种假设,分别对应着三种策略,都是什么?
第一种假设:完美假设。这种假设有一种特点,只要假设出来,就跟真实的世界一样,是完全一样,拥有完美假设的你就是先知,可以预见未来。比如说:每天早晨起来,看着家里的狗,它对着你叫5声,你就预测今天大盘涨5%,叫7声,就涨7%,每天都能成功!那你就是股民的神啊!(其实,也不是,狗才是神)完美假设,是一种妄念,是不存在的,永远不要相信某个人告诉你的绝对正确,如果谁再这么跟你说,你就当它是条狗好了。
第二种假设:概率假设。这种假设是我们的日常,它可以通过过往经验推断,并且可以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和优化的,它更高概率地符合现实。比如说:“一份没有油覆盖的菜,如果冒着热气,就会更高概率得烫嘴”,这就是非常标准的概率假设。当你知道概率假设和完美假设的区别,就不会很随意地被他人所欺骗,如果有人告诉你的是确定性答案,比如说:“这样看书就很好、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成功必须要这样这样”等,你就可以判断出来,他要不是在做营销,要不就在说谎话。此外,概率假设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要多学点概率论,这样可以帮助你提升决策有效性(这个话题也非常大,未来一点点展开)。
第三种假设:黑天鹅假设。我要定义一下黑天鹅事件,这个词来自于塔勒布的《黑天鹅》一书,指的是:不可预测、影响极大、事后可解释的事情,这种事情对世界的发展影响极大,整个世界的主导走向都是黑天鹅事件影响的。这种事件是超出意料之外的,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假设这种事件发生,这样的事件发生的原因(只能事后被推导)被称为黑天鹅假设。
好了,三种假设已经说完了,那来看看不同的策略:
- 完美假设: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觉察,有效就留用、无效就彻底对立!如果有人用完美假设来游说你,那你就要考虑一下对方的利益,通常,这样的人都有既得利益,他们会编造一种不可证伪的理论体系来说服你,比如:之所以菩萨不保佑你,就是因为你心不诚;之所以我能从这场病中奇迹地好过来,都是因为上帝保佑。
- 概率假设:利用学习、实践、思考来不断地校验假设、优化假设的应用场景和成功概率。之前提到过了,高手都会将自己所处的世界进行概率化思考,不断判别某一个方法的应用场景。这里我特别要给你说:小孩子考虑对错,成人更关注观察角度的多样性和解释的自洽性,比对一个人水平高低,其实挺没有意义的,关键是了解这个人是如何观察和解释的,观点是否自圆其说、是否有力量。
- 黑天鹅假设:保持敬畏心,置身于正向黑天鹅高发处,利用杠铃策略获得超额收益。一个人如果要和其他人有明显的差距,使用的方法是跃迁,而不是渐进式提升。跃迁其实来自于非连续性事件,也就是黑天鹅事件,这种事件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塔勒布就是黑天鹅之父,强烈推荐《黑天鹅》、《反脆弱》,这是面对不确定的世界的生存法则:90%极度保守、10%极度激进,彻底与平庸分手。
至此,三种假设和策略已经阐述完了,由于是理论文章,所以,不见得每个人都能理解。假设,应用于解释系统和决策系统,对应着马克思谈到的世界观(认识世界)、方法论(改造世界),它在这两个系统中都起着关键、决定的作用,如果不了解假设,很可能会逻辑不自洽,就会遇到各种问题。
这就是假设的价值,我尝试着把我对假设的理解应用到咨询过程中,只要分析来访者的三观体系、信念和原则、解释和决策体系中的假设,就能够非常高效地解决问题。我在读书中也会大范围地应用:“作者写了什么事情?这个事情的假设是什么?作者是怎么推导的?我可以将这个假设应用在哪里?”这几个问题一问,对于理解书籍非常有帮助。
对我来说,顶级重要的内容,希望你也能够慢慢熟悉、使用和掌握。如果今天不理解,没有关系,本文,未来我们在决策系统构建中,会再见。
一个高手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假设并获得高概率的正确,我们学习就是为了获得假设、我们思考就是为了判断假设的应用有效性、我们实践就是为了校验假设并更新假设。即便假设这么重要,还是有很多人根本不认可这点,这就是认知深度上的差别了,这也必然将人和人区分开。
我想要找一批伙伴,围绕着假设做事情,不断去优化自己的假设,判断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的关键,就是看自己过得是不是越来越好了,而这些伙伴将组成的组织,就是幸福进化俱乐部。6月17号,五周年,我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