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写日记或者每天定量写一篇随笔,这个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今天数落一下:
练习文字输出能力
每日回溯和总结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不过这两个应该是最大的目的了吧
输出能力的练习,先不提写日记能否真的提升文字能力,光是形式上,现在我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已经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书写”了吧。
我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写字奇丑,老一辈经常说从一个人的字迹能看出这人的文学修养,有一定道理,但摆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有多少道理呢?
再回到日记本身,我想我对记日记这个事情总是耿耿于怀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我印象中见过不少记日记非常勤快的人,但他们文字功底实属一般,读一读他们的日记,大都也只是些充数的滥言少语,未加多少思考,他自己我是不清楚,至少旁人是几乎阅读不下去的。
当然,你可以说日记嘛,就应该是这样,无所谓格式、阅读性,写给自己的看的,或者说只是自己记录一下今天所见所闻,做一个简单总结而已。不过我还是想问,这么长时间做下去,事情的意义究竟会变成什么?仿佛只会是一件苦差事而已。
我承认,的确有的人写日记不停,写着写着就成了大师;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写着写着就放弃了这件“苦差事”
我想这之间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在于写日记的人,在于Ta是否做出了思考的努力
我喜欢一句话“认真对待生活,生活也会认真对待你”
如何才算得上“认真”?
目前阶段的我,想要给出第一条对“认真”的定义,那就是要“动脑子”,也就是要思考
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倒不用像王小波那样“不思考就浑身难受”,但也时刻保持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也不用事事都“三思而后行”,但若是能经常对自己做过的种种决定经常反思,也是极好不过。
所以今天要对 写日记这个事情做个粗糙的“思考”,我目前的方案是每天做到如下三步:
确定日记/文章主题
思考要点,可以有多个
开始坐下来动笔/手,边写边想细节,不要给自己留过多的“犹豫”时间
第三点其实有点针对性,我个人的毛病,写东西太容易进入咬文爵字般的纠结,最后做出的“理性”决定反而又经常想要反悔。
当然,在第一步确定主题时,要限定是在今天遇到、思考过、至少思想有所停留的事情上
希望自己能继续迭代这个日记模式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