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国学名书《菜梗谭》中收录的一幅对联。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容易,做起却十分困难。我等都是凡夫俗子,红尘多姿、世界多彩,令大家心动。名利都是你我所求的,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
01
2018年3月的某日,参加一个计划之外的公司会议,主要讨论其他团队跟进的工作内容,临时被通知开会,我以为只是去提意见,而不是去领任务。那知道,会议结论是将该团队完成不了任务重新分配给我的团队。在会议中,我身在会场,心已远去。我想到了过去,想到未来。几年来,我的这支队伍,从无到后,一直冲锋在前,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应对各种背后算计,成绩有目共睹;去年,一个核心骨干积劳成疾,脑手术后,现在还在医院里,不能动,不能说话,他本人及整个家庭处境极其凄凉。今年,又有三名核心骨干辞职。作为他们的领导,没能为他们争取到应得的利益,也未能保护他们避免遭受伤害,心里五味杂陈,十分愧疚。今日,老板却不顾团队疾苦,偏袒其他部门,又将难点、骨头点强压于我,心中不忿。在会议结束前,我明确提出了反对,老板怒,当场数落,心越发悲凉。
离开会议室,心情低落到谷底,腿如灌铅,其他部门领导和我打招呼,我只能挤出一点笑容,算是回应。我当时的笑应该很难看。
回办公室独自静坐,此期间,幸福感测量工具的闹钟响起,我打开手机登录幸福感测量工具,做了如下记录:活动内容栏目选了“工作”,活动持续时间栏填了“3小时”,一起参与活动的人物一栏填的“同事”,在情绪感受程度一栏我选了“-5”(此工具的感受强烈程度有11个等级,-5表示最痛苦,0代表无感觉,既无痛苦也无快乐,5代表最快乐,而我那时那刻我选择了-5,最痛苦的感受等级)。这是我设计并使用幸福感实时测量工具以来,第一次记录最痛苦感受等级。
午餐完全无味,午餐后回到办公室午休,我平日是很享受午休时刻,这是工作中的一段没有人打扰、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但今天的受挫和郁闷情绪,我对今天午休的效果有点惆怅。当我准备往沙发上躺时,心里就盘算,今天的午休可能只能在辗转痛苦中度过了。
“不管怎样,还是躺下吧,在房间里焦虑地来回走,也无济于事”,我对自己说。
终于说服自己躺下了,但过去的事,在病床上的战友,还在已辞职的战友,还有老板的面目、冰凉的语气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浮现,紧接着的就开始想,若我提出不干了,老板肯定会找人替代我,若新领导到了,目前还留下的老队员可能会被打压;这份我奋斗了20年才到了这个位置的职位,放弃掉,我舍得吗?不干此工作我又能干什么呢?爱人的创业还没起色,正在读初三的女儿一直因为我从事的这个神圣岗位职业而感到自豪的。如果我不做了,女儿会怎么想,我这个榜样的力量还会存在吗?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突然脑海里冒出一个声音:好了,试一试三分钟呼吸空间吧(三分钟呼吸空间法是我这几年坚持的冥想练习中的一种方法)。我不知道为什么脑海中突然会窜出来这个想法(可能是因为长期的练习,遇到心情低落的情况,积极应对的脑神经回路自然而然起反应的缘故)。
几分钟之后,心情基本平复,但思绪依然很多。于是我开始静观我的念头,当念头浮现了一种比较让我舒服的画面场景时,集中注意力,让这个画面停留,心里默念:“既然你(大脑)想想事情,那就想吧,好好想想,现在帮我抓住的这个画面吧”。然后,大脑真开始努力捕捉这个画面了,我再鼓励:“挺好,谢谢你(大脑)”。后来,感觉有点不对了,大脑捕捉这个画面有点吃力了,我就再提醒:“稳住,不要让这个画面跑了”。但大脑好像越来越吃力了,就再提醒稳住,大脑再用力,几次反复之后,不知何时,我睡着了,睡得很香。
午休起来,“血量”恢复到80%,和搭档商量老板新安排的任务,搭档上午未参会,不知道上午会议的情形。知道任务后,搭档的反应与我完全不同,他不觉得这不是老板有意刁难我们这支团队,而是当前的任务非我们团队不能做。我略感上午会场上的反应有点过激。
不久,老板叫我谈心,算是稍微有点和解,为了给现在的团队成员争取点利益,我依然没有完全屈从。但下午的一对一谈话,已不是无意识的情绪反应的了,而是有意识的策略应对。但愿能奏效。
无论事情最终会如何,我这次的无意识情绪反应以及随后的有意识策略应对,都是已发生了的事实,再烦恼是没有用的!此次连锁反应可能带来的后果,只有到了将来才知道,未来的事还没发生,为未来烦恼也是完全没必要的。
不能说我这次处理得很好,但能做到事发后1小时后,能安然入睡,已经让我心满意足了。感谢这几年里带领我身心成长的各位老师,感谢他们的智慧启迪。
02
第一位老师是哲学名师,复旦大学的教授——陈果,是个上海美女。其实陈教授并算不上大师级人物,但她背后是老子、孔子、释迦摩尼、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家,而且,她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哲学老师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已经是女神级的存在,粉丝很多,我是其中之一。网络上有很多她的视频、音频,她还出了新书,书名是《好的孤独》。因为是哲学的内容,尽管陈女神把深奥的哲学讲得浅显,很容易懂,但其内容还是仅仅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通过它能看到另一幅风景,至于怎么才能进入窗外的那个风景中去,你得自己想办法。
我买了陈果老师的《人生果然不同》的音频课程,反复听了上百遍,关于幸福,尽管陈老师的思维高度极高,但也只讲明白了有幸福能力的人会是啥样子,并没有讲如何获得幸福能力的方法,应该是受其学科限制的影响。
第二位大师,是一位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他是一名心理学家,2002年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新局面。他的书《思考,快与慢》,堪称经典,值得反复细读。
第三位大师,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卡巴金博士,他在美国麻省医学院开设了为期8周的MBSR项目治疗抑郁症,还有马克.威廉姆斯开创的MBCT项目。这些项目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普通抑郁症疗法的效果,且治愈后的复发率远低于药物治疗,而且还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我遵从的练习很多根据MBSR和MBCT项目拓展开来的。他们的书《此刻是一枝花》《正念禅修》,推荐大家有空读读。
第四位大师,NLP创始人约翰·格林德和理查德·班德勒,格林德是世界最负盛名的语言学家之一,班德勒是一位数学家、完形心理学家和电脑专家。他们深入地研究了美国心理治疗领域的完形治疗、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等内容,将这些领域的杰出宗师的语言、行为及思想模式进行分析和解码,并命名为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形成了今天著名的NLP实用心理学流派,推荐大家上上NLP现场课程。
以上几位大师,以及还有其他未点名的大师,正是在他们的研究成果或思想精华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这个专辑,感谢前人们的智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