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心疼的等待,不是在夜幕落下,
最心疼的等待,是父与子的牵挂。
最心疼的等待,不是末班车未到,
最心疼的等待,是儿子望着爸爸。
2019年1月1日中午12时30分,
电工董红亮接到抢修电话:
附近有一根电线杆起火啦!
这是命令!必须立即出发!
没人看孩子,就带上儿子吧!
如果说敬业是一种工作态度,
董红亮的此举,、他的担当让人夸。
家的担当是责任,工作的担当,
是一如既往,秋冬春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北风呼啸,三岁的儿子就在电线杆下,
儿子说,我就乖乖坐在这儿等你:爸爸!
爸爸在高空修电,3岁儿子坐路边等爸爸。
这一幕,让人为之动容,
这一幕,让路人惊诧。
附近小卖部的阿姨说,孩子!外面冷,
就到屋里暖和暖和吧?
孩子说:我在这里要看着爸爸!
看着爸爸,又叫守望。
守望中,就有孩子的牵挂。
守望中,董红亮没有时间打岔,
他要抓紧时间抢修,
不让儿子在守望、在牵挂。
幸亏爸爸给孩子裹上棉袄,
要不然,早冻得不会说话。
时间在慢慢过去,
孩子不在仰望爸爸。
只因为,他的两只眼皮开始打架。
两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董红亮下到地下,
孩子睡着啦?
董红亮紧紧拥抱着孩子说:
儿子,咱们回家,
妈妈,也该回来啦!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