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该不该合群
人只有在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才会追随群体的脚步,合群,其潜台词是“请不要把我抛弃”。这种状态既伤感,又透着些许无奈。
对于这类大众化的人群,我还是想多说一句,为什么不把奔赴于“合群”场合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成长呢?
可相处十几年的哥们或是闺蜜之间,并不需要“合群”来形容这层关系中间的某个个体。
那么“合群”这个词,多半会在社会层面稍稍有点复杂化的关系中出现。
比如在同事之间的私下聚会这种场合,便会一目了然,有些人左右逢源,有些人会独自找个角落坐下来,还有些人会时不时就承担起组局的重任。
那么群体的形式有哪些呢?民族、国家、小组、团队、家庭、游戏战队等等,都是群体,而线上或是线下,是否需要约见,都不会阻断群体的生长。
我们都知道这种与生俱来的想要靠近人群的需求是源于人们对孤独的恐惧。不论生活或是工作,我们必然是离不开群体的。
02 同性相吸
今天言论越来越自由并且社交圈的建立渐渐互联网化,不同地域、行业、性格、年龄的人都可以出现在一些特定的、有共性的社群中,从而建立线上的联系或是交流。
当不同的个体共同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或同是什么人的粉丝时,便可以轻松的找到共同话题。
从前的社交环境需要人们通过熟人或是熟人的熟人来约见面,先认识再建立联系。
而现在的社交环境却截然相反,人与人之间不论是否熟络,都不妨碍先通过社群共性寻找建立联系的基点,在经历三番五次的交流(信息、通话、语音、视频、群聊及其他线上活动)后再决定是否愿意与对方进一步接触。
这说明每个人身上都贴着社交共性的标签,在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寻找与自己标签相匹配的群体或是个体,使自己主动或被动成为社群中的一员。
共性标签匹配度越高,相处起来便越容易,这样相对“门当户对”的合群,不会消耗我们自身的精力,也不会占用我们过多的时间。
就好比婚姻中的两个人爱好、圈子及家境若都找不到共性,那么相处起来就是浪费时间,且消耗自己,毕竟生活本身就是琐碎的。
若在琐事上都无法沟通、认同及理解,那这桩婚姻就成了恋爱的牺牲品。恋爱之初的海誓山盟根本不足以抵御平凡生活中接踵而至的打击,而有时候这种打击并不是原则性的。
03 你身上的标签都有哪些呢?
我们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标签,当然中性的、褒义的、贬义的都会具备,并且关乎相貌、状态、心智、习惯、思维、性格、兴趣、技能、职业、行业等方面的,也都必然存在。
这些标签类别及标签所属的词性决定了我们把自己归类到哪些群体中,或是我们会吸引哪些具有共性的个体。
也就是说,你身边聚集了怎样的一群人,你是哪类群体中的一员,多半是你自己决定的。
投了怎样的简历,进入哪家企业,在公司里结识了怎样的同事,选择哪几位和你有着共性标签的人成为群体,共同经历着怎样的协作,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中的一部分的形成。
04 某一个或几个共性标签能使一段关系得以维系吗?
L与Y结识,是因为你们的兴趣标签:爱交朋友、幽默等等,可是结识之处的场景确实因为两人在一场由共同好友策划的活动上,此人为了撑场面所以约了几位好友来充数。当天L与Y互留了名片,加了微信。
某天Y在朋友圈中刚好看到L发布的一条动态,原来L在一场商务宴会上,位置刚好距离Y很近,Y抱着打发无聊时间的心态联系了L“我这离你不太远,我去找你吧”。
因为考虑到两人有着共同好友,L也没多嘱咐,便被动“邀请”了Y。
按照社交礼仪,L自然要把这位“朋友”介绍给在场的合作伙伴的,结果一场偏商务的宴会被这个Y的无厘头的玩笑和不靠谱的措辞给搅了局。
事后L才对此事进行反省:原来两人不是一个圈子的,无法对共性标签外的其他标签进行匹配。
靠兴趣标签结识的人不一定在行业或思维标签中再找到共性话题。两个整天共事的同事也不一定穿同一品牌的西装,更不一定有着相同的爱好。
05 是否合群都是正常现象
个体遇到群体会产生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共性不够多,两人的标签匹配度不高,尤其是当你发现一个人不够合群时,不用诧异。
可能是这个人与你们所处的群体只拥有极少数的共性标签,所以导致他/她们这类人(所谓的不合群)无法大胆地将不同的标签展示出来,因为环境不允许他们这么做,所以沉默、不合群才是更加放松的表现。
比如一个人独处时喜欢看书、练书法、喝茶,从这些兴趣标签中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享受独处时光、又喜欢安静的人。
可在公司团建时,同事们偏偏想让他在众人面前来一段舞蹈,那么可想而知,这种场合必定会使他引起不适,但是又无法拒绝。
此时“由不得你”“没得选”的感受就此产生,而此后私底下的聚会他一定会能推就推,毕竟被人指责“不合群”,也是他不想被动承担的一种结果。
换一种场合也许就会大有不同,试想一下,如果这位“不合群”的同事去参加一场读书会,他又会是怎样的状态呢?
06 个体是无法为了向群体靠拢而牺牲自己的,这无可厚非
个体的存在是根本,群体的存在则是因为个体想要立足于社会环境,就必须遵循某些“规则”,但很少有人心甘情愿做别人眼中的那个合群。
而合群的这些个体,不过是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中展示了自己原本就有的共性标签罢了。
没有哪个个体毫无缘由地完全服从群体,尤其是同行业、职业标签下的个体如何为了不被这两个标签群体抛弃,就放弃自己的其他标签类别呢?这不是很不合理吗?
难道找一份工作还需要跟同事有相同的爱好不成?难道找个女朋友还必须是同一个行业的不成?
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离婚率是如此高”的现象,不难想象让人放弃一些自己已有的、坚持了很久的东西(习惯、社交圈)是很痛苦的,毕竟造成离婚的原因有很多,并不只是在外寻欢作乐这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性格、思维、三观、生活方式、状态、心态、习惯、圈子等等诸多方面的标签存在着“无法向对方靠拢”的根本原因。这便是看待婚姻,人们常说的三观不合。
最亲密的关系大概就是婚姻关系了,在如此亲密的关系中逐渐向对方的标签去同化都难上加难。那么其他关系中的非共性标签又如何同化呢?
07 小结:
● 个体与个体或群体的差异,存在于标签类别与词性之间的匹配度不同。
● 互联网化的社交方式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这件事变得容易了,但同样也无法通过单一的标签对人下定论。
● 合群只能说明:在那个时刻个体找到了自己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共性标签。
● 所谓的“不合群”的个体,也有自己的主场。
● 每个个体都会为了合当下的群,而做点什么,但不会倾其所有去迎合一个群体时刻。
● 某个时刻不合群不代表这个人应该受到指责,合群或不合群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