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研读444:货殖列传(四)


        货殖列传(四)


池盐之利


天下各地特产极多,各地生活方式各有不同,百姓习俗也各不相同。比如山东人吃海盐,山西人吃池盐,而岭南和沙北也有地方出产食盐,大体情况就是这样。

总而言之,楚越这些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主食,喜欢吃鱼类,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都不需要外地购买,生活自给自足。那里的土地富产食物,没有饥馑灾患,大多数人安于现状,没有积聚,贫穷人很多。江淮以南虽然没有冻饿之人,但同时也没有千金之家。

沂水和泗水以北,适宜种植五谷桑麻,蓄养六畜,地狭人多,经常遭受水旱灾害,百姓习惯积蓄财物,所以秦地、夏地、梁地和鲁地的百姓勤于耕种,当地也极其重视农业生产。三河地区、宛城、陈地也是这样,同时有很多商贾。齐国和赵国的百姓富有智巧,依靠投机取巧获利。燕国和代地的百姓习惯耕种、畜牧和养蚕。

从以上来看,贤良之人深谋于廊庙,议论于朝廷,守信死节和隐居岩穴的人士为了保全名声,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财富。所以廉吏能做得更久,做官久了会更富有,廉吏最后还会成为富人。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用不着专门学习,都会孜孜不倦去追求。所以壮士在军中,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冒着箭石冲锋,不避汤火之难,就是为了得到重赏。那些在街巷中的恶少年,杀人埋尸,拦路抢劫,盗掘坟墓,私铸钱币,伪托侠义,侵吞霸占,串连同伙,图报私仇,暗中追逐掠夺,不顾法律禁令,拼命往死路上狂奔,其实都是为了钱财。现在赵国、郑国的女子,精心化妆,弹起琴瑟,舞动长袖,踩着轻便舞鞋,用眼神挑逗,用心勾引,出外不远千里,招来的男人不分年老年少,也是为了财利奔忙。那些游手好闲的贵族公子,精心装饰帽子宝剑,出外车辆马匹成排结队,也是为显摆富贵的架子。猎人和渔夫们起早贪黑,冒着霜雪,奔走在深山大谷,不害怕猛兽袭击伤害,为的是获得各种野味。有些人进出赌场,斗鸡走狗,个个争得面红耳赤,自我夸耀,一定要赌出个分晓,这是因为重视钱财。医生方士和依靠各种技艺谋生的人,劳神费心,竭尽其能,就是为了得到更多报酬。那些官府吏士,舞文弄墨,私刻公章,伪造文书,不害怕砍脚杀头,那是因为陷落在收受他人贿赂的成就感中。至于农、工、商、贾,依靠储蓄增殖,都是为了谋求增加个人财富。所以这些人挖空心思,想办法尽可能去索取,终极原因还是不遗余力取得财富。

俗话中说:“百里不贩柴,千里不贩米。”在某地居住一年,要种植谷物;居住十年,要种植树木;居住百年,要树立大德。所谓大德,就是人物的名望和财富。有些无官无职的人,却生活得欢乐无比,这些人被称为“素封”。

有封地的人享受租税,每户每年要缴纳二百钱。享有一千户食邑的封君,每年租税收入可达二十万钱。他们朝拜天子、访问诸侯和祭祀馈赠,都要从这里开支。普通百姓如农、工、商、贾,家有一万钱,每年收入利息两千钱,拥有一百万钱的人家,每年可得利息二十万钱,家中徭役租赋的费用要从这里支出,这种人家就能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牧马五十匹,养牛一百六、七十头,养羊二百五十只,在草泽中养猪二百五十口,在水中拥有年产一千石鱼的鱼塘,在山里拥有成材大树一千株;再比如在安邑拥有一千株枣树,在燕地或者秦地拥有一千株栗子树,在蜀郡、汉水、江陵地区拥有一千株橘树,在淮北、常山以南或者黄河、济水之间拥有一千株楸树,在陈地、夏地拥有一千亩漆树,在齐地或者鲁地拥有一千亩桑麻,在渭川拥有一千亩竹子,或者在还名扬国内、万户人家的都城,在郊外有亩产一钟的一千亩良田,或者一千亩栀子、茜草,一千畦生姜、韭菜。像上面这些人,其财富都可和千户侯的财富相当。这些人拥有富足的资本,不用天天到市井中买卖,不用到其他城池奔波,坐而待收,坐在家中就能不劳而获。至于那些贫穷人家,妻子软弱无财,每年不能按时祭祀进享,饮食被服不能自足,但这样却不感觉惭愧羞耻,那就无法可比了。所以没有钱财只好出卖劳力,稍微有钱则去斗智,到了富裕时争强好胜,这是大概常理。

如今治生者不等到危急时,就自己努力争取,这是贤良人士勉励的。所以从事根本的农业生产致富为最上,工商贸易致富居次,靠奸猾不仁致富为最下。至于那些深居山野岩洞中的奇士们,如果长期贫贱,却喜欢谈论仁义,也应该感觉羞愧。

凡是编户百姓,彼此财富相差十倍,财富少的会低声下气,百倍会心生畏惧,千倍会被役使,万倍会成为奴仆,这是事物的一般规律。想由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纹锦不如倚门卖笑,这是说商贸是贫者的资金来源。

在四通八达的大都市中,如果有人能每年酿一千瓮酒、一千缸醋、千甔饮浆,或者屠宰一千张牛羊猪皮,贩卖一千钟谷物,一千车柴草,有总长千丈的船只,一千棵木材,一万棵竹竿,一百辆马车,一千辆牛车,一千件涂漆木器,一千钧铜器,一千担原色木器、铁器及染料,二百匹马,二百五十头牛,一千只猪羊,一百个奴隶,一千斤筋角、丹砂,一千钧绵絮、细布,一千匹彩色丝绸,一千担粗布、皮革,一千斗漆,一千瓶酒曲、盐豆豉,一千斤鲐鱼、鮆鱼,一千石小杂鱼,一千钧腌咸鱼,三千石枣子、粟子,一千件狐貂皮衣,一千石羔羊皮衣,一千条毛毡毯,以及一千种水果蔬菜,或者拥有一千贯资金放高利贷。还有那些做牲畜交易的掮客头子,贪心的取交易额的三分之一作为佣钱,正直的取五分之一作为佣钱,这一类人也可以和千乘之家相比,这是大概的情况。至于其他杂业,如果利润不足十分之二,那就不是我说的好致富行业。

请让我粗略说一下现在千里之中,贤人中能致富的,以便让后世人察看效仿。

蜀郡卓氏的先祖是赵国人,靠冶铁致富。秦军灭亡赵国后,迁徒卓氏。卓氏害怕被抢劫,夫妻两人推车来到迁徒处。迁徒的罪民稍微有点钱财的,争相贿赂官吏,要求在近处居住,大部分留在了葭萌。

只有卓氏说道:“这里面积狭小地薄。我听说过汶山下面沃野千里,那里出产的竽头像蹲着的鸱鸟,至死都不会饥馑。那里的百姓善于做生意,更容易做贸易挣钱。”

卓氏要求远迁,来到临邛后大喜,马上采铁鼓铸,运筹策略,超过滇蜀百姓,富裕后僮仆上千人。卓氏平时田池射猎,快活自在程度超过当世君主。

程郑是崤山以东迁徒而来的罪民,也从冶铸业,他的产品主要卖给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富裕程度比拟于卓氏,也住在临邛。

宛城孔氏的先祖是梁国人,靠冶铁为业。秦国攻占魏国南阳后,迁徒孔氏到达南阳。孔氏从此开始大规模鼓风铸铁,规划建造池塘,车骑接连不绝,巡游于诸侯,借机通商贾之利,被赐予“游闲公子”名号。孔氏钱花的虽然很多,收获却远远胜过那些做事吝啬的商人。孔氏家中因此积累财富数千金,所以南阳的行商大贾全都效仿孔氏经商的从容稳定。


卓王孙


黄其军

        作于2021年2月1日(古历庚子年十二月二十)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货殖列传(三)

货殖列传(二)

货殖列传(一)

龟策列传(五)

龟策列传(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907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8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9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8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3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8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7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1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3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5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65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7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4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95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8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