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9
意识认同旨在归属,构成我们类化彼此相近的一种信赖,在于对应有之得失的阶段化反应之体验的自足而不局限于特定现象——范畴的物化差别,同时又给予现象之包容的丰富之意识表述之可能的阶段化认知及其有效。由此触及的情之完整在于我之意识担待的多样化指陈的美好,善即知觉的普遍接受性尊重的拥有化自在状态。
也在于多样化平复的自如之本初的对待,是我们生命之热爱的一种广泛性包容化的自我意识之把握的关联有效,无聊诗性抑或理性都归于我之本体参与的必要性尊重(自觉)。
人文化即导向自律之秩序性积极承载的有效及其作为的完整性类化适从性所在,是对应于内外之主体触及的协调化自我适应而又不偏颇过分的可能化持有。
困境即是对应于有的差别之自我满足,同时也局限于当下的消遣。
思之有效当还在于给予我们开放式承载化从容的心之自如,情之喜乐化的平和之豁达、
诗即我之融合的热爱之回归的本真化积淀的直陈,在于丰富之外化的体量之再现和关联。
在于气韵在感怀无限展开,既而引向文本化工巧的技之有效,都是对应于我之体验的外化承载亦即是思之度量的格调,构成我之文本主体的自觉化通融的物我相契的无碍之流畅的自然释然。旨在给予外化关照的内在之对应的环境积极适从性,构建的美之和谐的价值表征,在于给出的完善在各自有效的抉择。
2012.4.26
玩世不恭,什么样的人游戏人生?
是出于隔热的放纵还是宏大的抱负——未曾实现又不肯屈服的逆化表现。
是自由的自私,那什么又是所谓的不自私呢?
没有绝得的参照,只有个人的认同之抉择——你可以选择和能选择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被自我认可和接受并付诸行动的决策。
平静,平和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唯其心如止水才能从容不迫不受过多外在影响,既而可以做出相对合理满意的举措。
唯有肯背负重担而于己并无多少利益的获得之人的行为才能称得上伟大——不求回报已然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了。又何需苛求那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作为呢。
愿意怀有悲悯之心行善举的人是真的伟大的人物,而非那些不顾大众只贪图个人所求所得的人是无知无耻的狡诈者,是卑鄙的自我盲目自负。
亦即但凡促进人类总需爱过分宽容理解友善和平的思想行为都是神圣的庄严,而任何导致仇恨灾难恐惧都不过是自我放任了的毁弃。
只有不被理解的爱在低级的层次里才付诸于恨,是不自由的排遣,释放。是狭隘的“占有”之未有的不适应,不自然表现。
爱的衍化是对应主客观的同时肯定,是不刻意强求的满足,是自我心性之灵在简单的丰富之充裕。是恬静的自然,是超越了界限升华了的意志胜利。
人们极力消灭的是痛苦的不适应,即对任何引起自我被肯定的未达成和不可能的绝望否定的胡作非为,是混乱,是消极,是自我的否定。
而盲目于外在寻求肯定答案的人是脆弱的,也是不理解和不被理解。
对应什么样的社会需求产生了相应的需求创造和对应学科——而学科更多却是盲目的自以为是科学。
在这个社会里缺少了公平的自信才产生了成功学的自卑,唯有精神与心灵麻木的人才能完美的演绎“大师”角色,是被“需求”的绝对产物,却并不曾带来更多创新。
跟风是继续的不自觉,不自觉的继续。
即真正的意义不在于你懂得和传播了是, 而在于你创造,开辟了什么。
那些妄称的口号是把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无形中变成了产品的追逐,是功利性的占有,而非修为上的自律自觉。
盲从是无知的贪婪,是奢想的一蹴而就,是简单的想法满足和口头胜利,是时代退化了的不自觉逆反表现,是文明的背叛。
因为没有人会直接带领我们走向自我,除非你根本从来就不曾了解你自己,既而才在别人的认同中自我肯定。
自卑的强化是自负的哗众取宠, 思不曾冷静的冲动,未节制的欲念,是疯狂。
激情不是呓语妄言,而是守恒的执着,是既定方向的自我良性归于平和的既定把握情愫。
亦即任何带来喧嚣嘈杂的音响都是粗鄙的镀金,是艺术是科学的附着物,是伪善的卑劣。
价钱≠价格≠价值
价值是超越物化后的剩余热能,才体现出其真实存在的力度和强度,才证明了有效的可能,而非人为的标榜,被理解的虚空。
能破除者能自立,能自立者才能向善。
我们是否真的有足够的信念去坚守那份未被尘世消弭了的真纯——感受自然,回归自我的简朴,宁静之祥和?
期待是有心的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