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被欺凌者,为什么胡小蝶和陈念的结局会不同。也许是性格使然吧,胡小蝶在面对霸凌时只是一昧的隐忍,又或是把希望都寄托于那无所谓的旁观者而陈念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傲气;同样是椅子被倒墨水,胡小蝶选择一身不吭地坐下去,而陈念却用身体在表示反抗;无论排球场上陈念的反击,还是让小北保护自己,这都说明了陈念和胡小蝶不同。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个我们曾经认为最单纯的孩子会成为“霸凌者”。他们看起来明明那么的单纯、那么的积极向上,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令人唏嘘的事。
我想,无论是像魏莱这样的霸凌者,还是陈念这样的受害者,还是像小北这样的“小混混”···他们角色的形成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父母手执画笔,最终纸上是怎样的风景,也不过取决于父母如何上色、如何构思。
魏莱的妈妈在警察询问时说了那样一段话,受害者的父母到底是怎样教育孩子,教育出一个如此扛不住压力的孩子。是孩子的错吗?言传身教在这里好像真的赤裸裸的体现在他们每个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