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怎么都没和小林一起玩了,吵架啦?”
一次聚会上,同事小丽好奇地问我。
确实,细翻微信聊天记录,和小林最近的一次聊天还是在三个月前。
我们为什么没一起玩了呢?
我想,大概是因为每次出去玩,小林喋喋不休的抱怨总是让我身心俱疲。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和小林的聊天内容从“今天去那里玩”“哪里的美食和衣服好看”变成了“老板好苛刻”“男朋友一点都不贴心”等等。
渐渐的,两人的聊天变成了小林单方面的大吐苦水。
她的言语间充斥着对生活的怨气和不满,说到激动之处,更是不分场合地哭了起来。
可当我静心倾听,认真提出我的看法和建议后,她往往不是反驳,就是尝试一段时间后又故态复萌。
时间久了,我也逐渐认清,小林的目的从来不是解决问题,只是想找“情感垃圾桶”发泄情绪罢了。
那什么是“情感垃圾桶”呢?
顾名思义,“情感垃圾桶”是指接收你通过语言、行为、暴力等方式宣泄不良情绪的某物亦或某人。
充当小林的“情感垃圾桶”后,我的生活和情绪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那段时间,小林不分场合、时间的诉苦完全扰乱我的生活节奏。
每次拿起电话,接受完她关于生活种种不如意的狂轰滥炸,往往时间已过大半。
她是发泄完了,可我计划好要做的事情还堆积着,只能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去完成。
紧赶慢赶,还休息不好,往往忙得晕头转向。
最糟糕的是,每次聊完天,我都会被她的负面情绪波及,觉得生活处处不如意。
她像一只水蛭一样吸着我的血,吸走我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让我枯萎。
长久以往,我简直闻之色变,听到她的名字心里都要抖一抖。
终于下定决心远离她,回归自己的生活。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我冷漠、不近人情。
朋友之间谈心诉苦不是很正常吗?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吗?
诚然,适当的向朋友吐露烦恼当然没问题,一般朋友也会很乐意开导。
但三天两头抱怨一切而又不愿意做出改变的人,还是远离的好。
正如《断舍离》中所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激发你的焦躁情绪,而自己又无法改变时,也许离开,才是最好的。”
我们不必将太多人请进生命,人生有三五个好友足矣。
朋友交往的前提是彼此相处愉悦开心,遇上个消耗你的人也要及时止损远离。
毕竟我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不能总是每天接受他们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说生活中要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
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说,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关于这个问题曾做过百万次案例。
在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下,他得出结论:当正能量的人出现,他的磁场会带动万事万物变得秩序和美好。
反之,当一个人心里充满负能量,不仅会伤害他自己,也会让周围的磁场变得絮乱和糟糕。
人与人之间情绪的具有传染性,负能量像流感病毒一样在人群中传播。
而当这种负能量爆棚,就演变为一种“丧”的生活态度,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没路边摊小贩赚得多。”
“麻绳总挑细处断,为什么我这么不幸啊!”
“最近干什么事都不顺心,感觉生活失去了希望......”
虽然生活的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正如植物的向阳性,人也期待着正能量的浇灌。
试问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你一出门就被各种各样的抱怨和哭诉包围,是不是一天的好心情都没了,更别谈什么正能量。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人常说:“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不是没有道理。
负能量人的可怕性更在于他会像菟丝花一样缠绕着你,在不知不觉中吸光你的养分。
跟负能量的人相处久了,你会不自觉地沾染他的丧。而这种丧会扭曲你看到事物的角度和立场,一点一点蚕食你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最后,把你变成另一个负能量传播体。
所以余生,请对负能量的人敬而远之。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请珍爱生命,远离负能量球,跟这些拉低你生活质量的人说一声“再见”。
首发公众号:半两温柔
作者:珍妞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