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过几次这样的经验,坐在火车上,突然觉得火车开始向后退,那一刻我的心里非常惶恐,火车怎么会往回退,是不是失灵了?转念一想,这个可能性太小,肯定是旁边的火车朝前开了,而我坐的火车没动。这时再赶紧看看站台,这一错觉就消失了。
李老师今天讲了知觉,并着重讲了错觉。在心理咨询中,错觉有一个妙用。就是启发求助者意识到自己的知觉有时是不对的。“眼见不一定为实”。知觉是对感觉的解释。同样的,我们感到痛苦往往不是因为问题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问题的解释、我们的看法。这种解释也有可能是不对的。这种类比就可以打破求助者固有的一些观念,为他重新理解事件、进行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打开了一扇大门。
在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写的《正见》一书中,他提到一个佛教说明空性的经典例子“蛇与绳索“:假设有一个胆小鬼叫杰克,他对蛇有恐惧症。杰克走进一个幽暗的房间,看见一条蛇蜷曲在墙角,顿时惊吓不已。事实上他看到的是一条有花纹的阿玛尼领带,但是由于惊慌,他误认所见的东西,严重到可能把他吓死的程度-被一条不真实存在的蛇给吓死。当他认为那是一条蛇的时候,所经历的痛苦和焦虑,就是佛教徒所说的轮回,那是一种心理陷阱。幸运的是,杰克的朋友姬儿走进了房间。姬儿沉稳、正常,而且知道杰克以为自己看到了一条蛇。她可以开灯,跟他解释这儿并没有蛇,事实上只是一条领带。当杰克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这种解脱就是佛教徒所说的涅槃:解脱与自由。但杰克的解放是根基于一个虚假的威胁的消除。本来就没有蛇,本来就没有任何会造成他受苦的东西。
李老师在微课中提到“掉向”是一个典型的错觉的例子。但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掉向。因为我本来就没有方向感。对于我来说,火车只有往前开、往后开,没有往东开,或者往南开。知觉是对同一物体所产生的的各种感觉的结合,是对感觉的解释。我没有能力解释我的感觉时,当然也就不存在错误的解释。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地学会了解释自己的感觉。手机是凉的、水也是凉的,我们通过体验、学习才能区分这个凉的感觉是手机,那个凉的感觉是水。就像杰克看到的“蛇”一样,他之前的经验是弯弯的、有条纹的、趴在地上的东西就是蛇。但是姬儿打开灯后,他知道了原来弯弯的、有条纹的、在地上的也可能是一条很像蛇的领带。
知觉的发展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并适应这个世界。但要知道“知觉”受经验的影响,我们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一环境中获得的经验,换一个时间、地方、环境就并不一定适合了。要减少错觉,就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是不是我的解释出了问题?只有这一种解释吗?还有别的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