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第①②0期
内容策划:孔明
内容撰稿:孔明
内容审稿:孔明
本篇文章共1238个字,大约需要阅读4分钟。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了解
1.在这个搜索通行的时代,学习知识还有什么意义?
这周的文章我们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在这个搜索通行的时代,学习知识还有什么意义?
我在看网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这个问题。确实,有一个官方的统计,目前人类所遇到的90%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找到答案。既然这样,那我们还有没有必要来学习知识呢?
其实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有必要。先从我个人的一个事例说起。
这个星期我和朋友一起去了广州博物馆参观文物,广州博物馆里边有很多精彩的蕴含着丰富历史内涵的文物,但是大部分人参观文物都是走马观花,两只手背在身后,头部往前微倾,大概端详文物5~6秒就离开了。但是这样参观博物馆真的有意义吗?
带着这个疑问,在这次参观博物馆的途中,我跟朋友就仔细的观察每件文物,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观赏文物,力求看到文物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更大的延展性。每看到一件文物,我们都会交流所蕴含的美学,历史,深层含义。我举个例子:
下面这幅图片是我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拍摄的。请问你看出什么了吗?似笑非笑的微笑,肉嘟嘟的脸蛋,婀娜的舞姿。如果把刚刚所观察到的,你用各种知识串联起来,你会怎么串联?
似笑非笑的微笑,我会想到《蒙娜丽莎》,肉嘟嘟的脸蛋,我会想到这并不是南方人一贯的脸部结构,婀娜的舞姿我能想到当时所处的年代很繁华,生活比较幸福。好,接下来我们把我们想到的东西延展一下,把我们能想到的与曾经我们接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块。
比如说《蒙娜丽莎》,就能联想到1911年,这年8月21日,一个叫Vincenzo Peruggia的家伙,把这幅画给偷走了。肉嘟嘟的脸蛋就能想到这可能是胡人俑,婀娜的舞姿或许能想到当时的人民生活很幸福。
之所以要说这个事例,我只是想告诉你,通过参观博物馆,上面我们所问的问题就有了答案了。
刚刚我们就单凭一幅照片,就凭我们肉眼的观察,我们就能联想到那么多相关的知识,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百度,谷歌搜索不能给到我们的。当你在看见一件文物时你脑子里第一个跳出的想法一定是最有意义的,这可比拿着一个百度谷歌来观赏文物要有趣多了。
在这里请允许我介绍一个名词,“谷歌效应”,它指的是人们逐渐把因特网看作自己记忆的一部分——存储量丰富的数据库。
这种效应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坏处呢?当人们觉得可以以后再找回这些信息的时候,他们会更难回忆起信息本身,相反的,会加强对如何再获取这些信息的记忆。
还是回到我们上面所说的例子,如果你拿着手机,扫一扫这个文物,然后相关文物资料就显示在手机上,这对你来说,你没有获得任何的信息,因为信息是谷歌,是百度提供的。而如果像我们刚刚所说的,通过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对这件文物进行推演,会对这件文物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认识,也会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浏览文物时究竟是哪一方面的知识不足。这是谷歌,百度,远远不能给到我们的。
总结一句:逛博物馆并不是简单的浏览一遍文物,发个朋友圈,而是通过浏览文物的过程,了解到自己知识的欠缺。有一句话说的好,不管是城市的灵魂。我认为,逛博物馆是对自己灵魂的一种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