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好多人都会时不时的发出感叹:“人为什么活的那么辛劳?”是啊,古人尚且发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感慨,何况今天社会压力、生活压力等重重重要之下,有几人能够真正怡然自得、举重若轻?许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种种艰难烦劳接踵而至,很多时候灰暗的现实一次次打碎我们曾经的梦想,或许不能归咎于自己能力不足,或许也不能归咎于自己不够努力......当烦恼成为重负,一次次侵蚀你的耐心,任你是达观坦荡之人也会做穷途之叹!
生活中常常有人遇到这样的情况:苦闷,何以排解? 忍耐,似无边际。明知道莽撞其事,只能欲速不达。生活没有转机时,希望之火渐渐暗淡,那种煎熬,难以备述。要么庸碌一生,要么辛劳而无望,很多时候怀疑自己、悔恨过去,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似乎愈行愈远。——人为什么活的那么辛劳?
有一篇寓言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古文知识好的不妨读下原文: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译文:
孔子在吕梁观赏,瀑布高悬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还以为是有痛苦而想寻死的,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游在堤岸下。孔子紧跟在他身后而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却是个人。
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那人回答:“没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我跟水里的漩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作任何违拗。这就是我游水的方法。”
孔子说:“什么叫做‘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呢?”那人又回答:“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做故常;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做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做自然。”
这段文字来自《庄子 达生篇》。大家看到了,这个吕梁丈夫蹈水的故事很有寓意:“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是这个吕梁丈夫以无道而得道的方法,吕梁丈夫生于水滨,熟悉水性,日久积习所致,如庖丁之解牛,有始有始有终。任何一种行业如庖丁是解牛,吕梁丈人是善于蹈水,专精于一个行业,心无旁骛,日久心与物俱,人我一体,平凡的事情也能做出效率、极致和美感。《庖丁解牛》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解牛都能有这样的节奏和美感,可见生活中处处有道、处处见道。
如吕梁丈夫所说:“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道家有句话很经典叫做“安时处顺”,这不是让人凡事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意思,而是无为(无妄为)无不为,天道自然具足。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俗语说道“利令智昏”,人莫不有欲,这是人的局限性。人观察事物、思考事物、处理事物,无不从厉害而着眼,但是贪多求全的思维处处掣肘,导致我们的思考出现偏差,很多情况下,一步错、步步错。认真回想我们做的每一步选择,统共有多少是正确的选择?是我们自己不够明智吗?似乎当时也考虑了很多。说我们过于莽撞吗?似乎当时也曾仔细斟酌。问题就在于过犹不及,许多时候患得患失,反而更失法度,贪多易失,安贫则退,向左向右、茫然自失。
儒家因此讲“中庸”道理易懂,对于寻常人还是难以做到。老庄因此从一个“安时处顺”的角度为我们开辟了思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有你尚未学习的知识、尚未掌握的方法。《古诗十九首》中有一句颇有争议是这样说“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有人说这是劝人争权夺利,我认为不该那样理解。见机而动,应时而起,不失为君子。凡事把握枢机,才能言成败。凡事计划先行,才可多胜算。想想我们失去机会与缺乏方法所导致的困境,自会明了。世事如此,何须怨天尤人?
所以,下次你再感慨“人生艰辛,生活不易”的时候,不妨思量一下庄子所描述的“吕梁丈人蹈水”的境界:“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当下就是最好的起点。“不知吾所以然而然”,才算是你悟入了生命的真谛。天负之,地载之,物我一气。人生直如鲲鹏,乘时而起,有渊藏之静,有风雷之动,唯安其时,唯通其变,唯知其道,是行于自然,是为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