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先生曾说,从一个假的前提出发,什么都能够推论出来,照我看这就是小说的是实质。不管怎么说,小说里可以虚构。这就是说,在一本小说里,不管你看到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不应该诧异,更不该指责作者违背了真实的原则,因为小说就是假的呀。
这是作家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的一段话。
从文中,我知道了,当罗素先生提出这个命题的时候,是遭到了很多人的诘难的。包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评论区里的很多读者也有同样的关于诘难这一方面的看法。对于我自己关于罗素先生命题的观点,我不想再赘述,因为我本就不是一个博学的人。但对于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个评论:
“假”便意味着多个可能结果的出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创设情景与剧情,所以就成为了一种无限可能的假性创造......
读者:饭饭
我是比较认同的。
因为小说可以满足人的一切想象。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实现,或者是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可以在小说中有结果。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创造,于是未来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说的好像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东西都不可能一时间实现,或者是根本不可能实现,于是就可以通过幻想的方式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如果把它写成文字的形式,那就成了小说。
通过自己写小说,我们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的主人公,然后创造一个环境,在经过一系列的故事,我们就可以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在写的过程中,我可以满足自己对于生活的一切想象。在小说中,我也可以遇见那个想见的人。虽然现实中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是在我的小说里,它就是必然。
有时候通过写小说,自己可以变得很愉快。其实,这也是一种白日梦,适当的白日梦可以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减轻心理的压力,拓展思维空间等。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这是一句广告词,说的是酒适当喝点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喝多了反而会伤身。小说和白日梦也是一个理,把握适当的度,有益身心,但是过度就会造成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