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到7月2日上午,整整6天的判卷工作终于结束了。紧张是不言而喻的;累是名副其实的;但充实而有意义,也是如假包换的。
这六天我的小家庭名叫“第7组”。定睛细看,才发现,我们组是由这些美女组成的:一直都相互认识,但是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的晋芳老师;有过几天舍友之缘的丽芬老师;本学期同在实验中学交流的冯老师;长相酷似我的一个学生家长的田老师。我冲四位美女老师笑笑,头脑中只回旋着两个字:“缘分”。在接下来的阅卷工作中,我们的原则、观点惊人的相似!由于第一天27日上午试判了很长时间,所以当天的任务没有完成。第二天是工作强度最大的一天,整天我一眼没眨,连上厕所也匆匆如也。在我累到眼睛、手都麻木的时候,我却惊讶地发现,晋芳、丽芬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可是速度、准确率丝毫没有含糊,而且判卷的几天,一直在小组中遥遥领先。平时,追求完美的我不得不把“慢工出细活”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因为每做一件事情,我首先付出的是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似乎也只有这一句话能够安慰我忙碌的身心。我一直都知道自己做事很慢,但我总理所当然地告诫自己:“没事,我能保证质量。”和晋芳、丽芬在一起阅卷的这几天,真可谓是彻底地颠覆了我曾经的“自欺欺人”。我一遍一遍地看评卷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然后一次一次地否定自己——晋芳和丽芬,无论速度还是质量,都令我自叹不如。几天的沉思,几天的反省,我相信:未来我依然会一如既往地去追求质量,但同时速度、效率也应该是我要兼顾的,我定不能用无谓地消耗时间去换取自己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阅卷的这几天,最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是最后针对试卷进行的大研讨。全市各个县区,各个学校的80多个语文老师临时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实属不易。最后半天,在马老师的组织下,由各个小组长针对自己负责的题目总结一下学生的回答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后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建议。我翻开《试题与答案》,准备好纸笔,竖着耳朵,分明做好了洗耳恭听的准备。从第1题“天朗气清”开始,只见第一组的老师将这四个字首先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娓娓道来:“首先是审题不清,题目要求使用楷体,学生有用行书写的,有用很潦草的笔迹写的;其次,书写不规范,“天”有学生写成了‘夫’,有学生写成了‘无’;再次,不认识繁体字‘氣’,写成什么的都有。”随着老师的首先、其次、再次慢慢展开,我一次又一次地大跌眼镜。小小的一个二分题,竟然可以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小组长依次轮流发言,似乎每一个小组都无法逃脱类似的诅咒——“常用字书写错误,不规范”,“字迹模糊,实在难以辨认”,“不会注音,更不要说放在规范的四线三格之中”……“怎么办?怎么办?”我满脑子的怎么办。“教师以后怎么教,学生以后怎么学”成了萦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难题。如今的九年义务教育,使“留级”等一些词语成为了历史,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顺利地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直至九年级,当九年级的升学考试如期而至,每一个孩子,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呢?表面看上去,这是一个九年级的升学考试,但却不仅仅在考查初中三年学生的所思所学,小学六年的每一步,也印在了试卷上,融在了每一个中考学子汹涌澎湃的血液之中。中考的试卷,在真真实实地向每一位学子传递着一个严肃的信息:中考是对学生九年求学之旅的检测,而不仅仅是初中三年。而教师呢?从2016年中考改革以来,我们关注到写作(包括微写作和大作文)成为了试卷的重头戏。各个学校的语文老师在这样的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之下,热火朝天地投身到了微写作的讲、品、写行列之中。然而改革也在日趋完善。从今年一次又一次的模考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前三年没有出现的阅读题目,又回归到了试卷上,分值基本为3~5分。这3~5分的阅读题目和70多分的写作放在一起,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考改革在极力考查写作之余,传统的一些阅读题目,也应备受重视,或者说,传统的那些阅读理论,也正是我们今天写作的基础?所以,我们依然应该把阅读拿出来,稳扎稳打地去看阅读,做阅读,分析阅读,否则我们的写作就会变成“缘木求鱼”。当然,很多很多的老师是感到委屈的。因为这些事情,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确确实实和学生做过,而且正在做。只是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到120分的试卷上,只有三五分的阅读,所以,和繁重的付出比较起来,他们愿意舍弃这三五分,殊不知,现在的三五分,可能会演变为未来高中阶段的十几分,二十几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能够做好的无非是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无愧于学生的一生。
六天的阅卷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渐渐远去,但我坚信,归来之后的语文老师们会一如既往地且学且思,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