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放假归家,天色已暗,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了。远远望见家中楼上未亮灯,心头“咯噔”一下:孩子怎么还没回来?他比我们多放一天半假,按原计划早该到家了。
刚到楼下便撞见孩子爸爸在楼下踱步,第一句话就是:“没接到孩子。”我匆匆上楼扒了口饭,他又追上来问孩子去向。我说已经给孩子同学打电话,却无人接听。
简单吃过饭后我立刻下楼寻人,决定先去体育场——那是孩子常去的地方。怕与他走岔,我特意沿着他惯走的路线找去。深秋的体育场人影稀疏,打羽毛球的孩子更是没有,只有一些打篮球的孩子,还有踢足球的孩子。折返途中,恰逢他原来所在初中放学,不仅让我回忆起了初中的种种,特别叛逆的一个小孩,到了高三的时候还算及时醒悟,努力了一年,考上了重点高中。回来路上不断给孩子同学发视频,结果石沉大海,我不禁胡思乱想:莫不是这两天我不在家,他爸爸批评了他,让他不敢回了?
无奈之下只好往家走,可快到小区时又转念:孩子没找到,回家也坐不住。于是打车直奔他高中,想去要好的同学家问问,他的同学就住在高中附近。路过初中时又遇堵车,司机说这是常态。当时还很纳闷,高中应该放学了,怎么还会堵车呢?到了高中门口才发现人山人海——原来学校根本没放假!
碰到一位等孩子的家长,是不是高三没放假呀?结果那位家长说高一也没有放假。我说孩子老师原来通知明天放假。结果那位家长翻出她家孩子的班级群通知:原计划的休息日临时取消,周六8点半放学,周日4点半放学,住宿生留校。直到看到高一的学生陆续放学。我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原来只是一场乌龙,并非孩子贪玩不归。
虽已疲惫不堪,但得知确切消息后,我还是步行回了家。快到楼下时,孩子的电话来了——他的电话卡欠费了,忘了告诉我周日不休息,还让我明天中午去学校带他修眼镜。接了电话,知道他在学校的消息,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
从晚上6点多出门,到9点多回家,微信步数显示我走了19000多步,其中12000多步都是为了找他。回想起来,孩子爸爸所谓的“接孩子”,不过是在自家楼下等的, 感觉都不如回楼上等了。这大概就是父亲和母亲的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