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片段

I:在与孩子沟通的交流的过程中,有些家长经常会对孩子发出指令性的要求,比如“快收拾好你的玩具”“快去吃饭”等,这会让孩子感到孩子感到沮丧,甚至有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会和你唱反调。如果家长们能转换说话的方法,同样的出发点,给予孩子A或者B的选择,甚至让孩子参与进来,这将能够更好地赢得他们的配合。

A1:有时候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孩子会故意通过踢桌子的方式来引起我们的注意,当我们看着她的时候她精彩会捧腹大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而踢桌子发出来的声音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每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最常说的就是:“你不要再踢了”“不许你再踢了”。然而,一点用都没用,她照样踢。除非我们采用威胁的方式:“再踢蟑螂会跑出来的”她才肯消停。我想,当时如果我能改变说话的方式,同样是要求她安静不再踢桌子,比如“宝贝,你踢桌子的声音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你要么别踢桌子,要么去房间里踢”或许孩子执拗的行为会有所消停。

A2:

【目标】改变对孩子直接要求的沟通方式,让孩子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参与和选择。

【规划应用】

1)在本周之内,将孩子经常会出现的一些执拗的行为列示出来,记录在excel中。

2)采用“要么A要么B的方式或者你有C方案”的句式,将这些行为要求进行句式转换并记录在表格中,以此加深印象。

3)每天至少运用一次本片段的沟通技巧,给予孩子引导与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