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稀缺

“带宽”一词来自《稀缺》这本书,是指心智的能量,具体可以分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我们接触到的“自控”,“意志力”实际上都与带宽有关系。

稀缺的研究对象最开始是穷人。

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有些人会是穷人,穷人为什么难逃贫穷的局面。

的确,贫穷的生活是很艰辛与困苦的。但是,很多人陷于贫穷并不是因为什么不良习惯,而可能仅是一次投机交易失败,或者重大灾害或者重大疾病的降临导致的。当一个人陷入贫穷之后,如果他要逃离,是需要很多的成本的。这个成本,既包括经济成本,也包括认知成本。

对于生活不太富裕的人来说,很多可以用钱买来的东西,他们因为没有金钱,而需要投入很多的体力劳动或者时间去赚钱金钱,再去兑换。他们的时间价值实际上是被低估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时间是比金钱值钱的。

但是,在初始阶段,在我们掌握人生主动权之前,很多事情我们并没有办法做主,可能会导致自己的某一些时间的市场估值很低。

本质上,稀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层次的,例如缺少某些物资,缺少某些金钱;一个是无形层次的,例如认知的局限,时间的稀缺等等。

当我们存在时间稀缺的情况时,我们会全情投入与当下十分紧急要做的事情当中,因为截至日期快到了。也许看起来,这样的效率最高,但是真的吗?

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们的带宽是相对变窄了的,很难回去关注到发生在远一点的时候的事情,例如月底的论文答辩等等。就像是我们在参与学期末的考试前的几个星期,我们会去充分准备,全情投入备考,甚至可能会放弃体育锻炼。也许我们会想,我只是这次不去锻炼而已,没什么不好的。

的确可以这么理解。少运动一两次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事实是这样子的吗?

像我之前接触到一个概念叫做:精力管理。

在这本书中,它有一个名词叫做“余闲”。适当的留出一些可以灵活调整的空间对于一个事项或者机构的进行是有很大影响的。

在我们越忙的时候,反而越不应该去剥夺睡眠。我们做事需要两个资源:身体资源与智力资源。

身体资源可以靠坚持运动弥补,但是智力资源呢?

睡眠还是很重要的。

自己看着办吧,但还是希望不要太克扣自己的睡眠时间。

如果我们真的陷入了稀缺的情景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保证我们的认知状态不稀缺,就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情况。

然后,把当前事情完成。

最后,为下一次的事情发生做足准备,就是尽可能不让稀缺发生。

那又该怎么办呢?

建立习惯,把某些特定的行为仪式化,习惯化,例如坚持每个月储蓄多少。如果自己会忘记,就使用银行卡的自动汇款服务,让它在每个月的特定时候自动转账自动储蓄。

运动也是如此。充分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让运动成为自己的习惯。(一天一次是习惯,一周一次也是习惯,一个月一次也是习惯。不要苛求自己)

对任务进行分解。把小项目拆解到具体每个月,每一天,甚至每一天的特定时刻。

最后,除了认识到稀缺,认识到带宽之外,为事情与时间安排留有余闲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必要的行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