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脑中的那些知识才是真正值钱的知识?
如果你知道某个知识,接下来如何将其变现?
这是个知识就是金钱的时代,但不代表你大脑中的知识就值钱。你经常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上完某个培训课后感觉这些培训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很多学习内容在平时的书中,网络上都接触到或看过这些内容。自己也满腹经纶但为何口袋空空如也,为何别人可以将知识转化为金钱而自己不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途径和内容都越发便捷化,正常人的大脑每天都通过不同途径获取大量来自外面世界的信息同时也将其吸收转化为知识。
那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值得大家花大价钱去购买的知识,解答这个问题大家首先了解一下知识的两个术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这个知识是赋予我们做事情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请看以下列出的四项内容,你认为哪些是陈述性知识?
□1.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使用时间四象限工具
□3.阐述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的原因
□4.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第一项和第三项为陈述性知识,第二项和第四项则为程序性知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当你明白后就会发现它们就是破解知识价值的钥匙。我们想下在培训的过程中企业也好,自我学习也罢真正付钱购买的是什么,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培训课程中你真正关注的核心点是什么?是简单的理论点还是老师在知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点。
此时是否有点明白,知识变现的第一条件是:你的知识不能只是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必须是具有实质内容的程序性知识,就是说我们真正花钱购买的知识不是可以通过简单描述就能掌握的知识点,而是需要是多次尝试和犯错后慢慢地培养出的经验知识内容,付费的是使用过程中经验而不是知识点。
当然如有只是程序性知识在工作中已经足够但是还不能够真正变成可产生实质性金钱的知识,你必须将其转变为打磨过可以销售的产品才行。那如何才能有效识别出,在《再见朝九晚五》一书中有一个EKP简单工具,建议可以通过简单3步骤法,将自己会的专业技能、知识明确出产品,再通过可行的销售渠道销售最终将知识变现。
这个简单实用的工具可以让拥有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任何人,只有他想就可以通过这3步去分析和界定出自己的专业知识,最终明确出可销售的产品方法。
以思维导图这个知识为例,首先通过学习和实践将其转变为一系列程序性知识如何有效学习的知识内容,再将这些程序性知识有效的转化为一系列可销售的产品例如书籍、音视频节目,线下培训课程等等。最终的产品可以通过博客,公众号文章投稿打赏,网络云课堂在线授课或者组织线下培训课等方法将其销售出去。
方法是不是很简单,与其羡慕他人不已不如现在你就利用这个方法分析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最终打磨出一个自己货真价实的产品来,将你学习到的知识变现而不仅是把知识囤积到大脑中生霉发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