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浅薄的印象中,一提到新疆除了葡萄干和羊肉串外,估计也只剩下那座楼兰古城了。尤其是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更是让我这个正处于热血澎湃的青春少年对此心驰神往好久。然而,时到今日我这个大叔也还只是略微了解到楼兰遗址坐落在新疆某地,而至于其他的关键信息则早已失去了基本的兴趣。
不过,随着楼兰这个“IP”的家喻户晓,各种各样的相关产业竟然也跟着蓬勃发展起来,其中最为出名的估计还得算作“餐饮”。虽然我从小到大在生活的小城市中接触过的新疆美食不在少数,而且自己也曾经成功模仿出一道“羊肉手抓饭”,但还是对于那些更为高级的新疆美食情有独钟。于是,趁着陪领导逛街庆生的合理机会,我们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这家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楼兰主题”餐厅(第二次)。尽管它所在的位置看起来有些偏僻(楼层转角,不太好找),但是里面却早已坐满了许多和我们一样慕名而来的顾客。面对头顶昏暗而温暖的灯光,我突然间感觉有些不太适应,因为害怕自己无法看清面前的(粗狂)食物。既然我们选择了这家主题餐厅,那么羊肉自然是不可避开的主角,从烤羊排到拌面再到炒馕最后还有酸奶几乎都离不开羊肉的影子。然而,当我们满怀期待地看到菜品逐一被服务员端上桌后,没想到一股失落感竟然油然而生并逐渐扩散到了全身。原来,所谓的烤羊排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丰富,而且还令人意外的油腻和膻腥,让我感觉自己完全像是在啃食一块并未熟透的肥肉。那拌面则更像是在戏耍我们一般,硕大的盘子中摊着一把煮好的拉面旁边则是一小碟青椒洋葱炒肉片的臊子,服务员熟练地将臊子淋在了拉面上再用力地搅拌后才算正式完工。可是,当挑上一筷子放入口中的享用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面条还可以如此的劲道(面条太粗,未能煮透),而臊子的味道则显得有些不足。至于炒馕就实在是不好评价了,相当于把烤好的馕切成了好几小块后和事先炒好的羊肉片一起下锅混合均匀后装盘端出。结果自然是烤馕是烤馕、炒肉是炒肉,两者在味道完全没有丝毫的互补,让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只是分量都是那么的稀少,竟然和菜单上的高昂标价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反差。所有的服务除了差强人意外没有其他的了,对我来说这不是第一次到这里吃饭,但绝对会使最后一次进来。
一个耀眼的IP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可观的流量,但却无法实现持续性地增收,因为盈利最终还是得依靠大量回头客的光顾。自身水平本就先天不足却还不愿继续改进必然会影响到今后的发展,甚至还会连暂时取得的优势也一同彻底败光。如此一来,它们或许也会像这条商业街上的其他品牌一样昙花一现,在无比短暂的辉煌中迎来早已注定的落败,而我们又可以再去尝试一下不一样的全新品牌了。